房价地价增长过快5城市被约谈,合肥将完善市场调控“新政”

2024-05-05 21:21

1. 房价地价增长过快5城市被约谈,合肥将完善市场调控“新政”

继上周联合发文提出力争用3年左右时间,实现房地产市场秩序明显好转后(突发!8部门联合出手,合肥楼市整治即将再加码),7月29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约谈了银川、徐州、金华、泉州、惠州5个城市政府负责同志。
这5个城市今年上半年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和住宅用地价格增长过快,市场预期不稳,引起社会广泛关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倪虹要求5城市加大调控和监管力度,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5城市被纳入房地产市场监测重点城市名单。

倪虹指出,各地必须加快建立和完善房价地价联动机制,优化土地竞拍规则,限房价、控地价、提品质,坚决稳定地价、稳定房价;必须加快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解决新市民、青年人住房困难问题;必须果断采取措施,实施供需双向调节,规范市场秩序,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今年4月8日,广州、宁波、东莞、南通、合肥等5个城市政府负责人也被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倪虹约谈。约谈前的4月5日晚,合肥出台了《关于进一步促进我市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通知》,进一步完善调控措施,加大调控力度。
合肥市住房保障和房产管理局官网发布的信息显示,7月25日上午,合肥市政府党组成员、副市长葛斌前往该局作专题党课报告时强调需要高度关注、高度重视,切实努力做好8个方面的工作。

其中第3个方面便是完善市场调控“新政”,进一步明确购房摇号的身份和资信,热点限购地区要根据市场变化“有进有出”,将追逐不当得利的群体清退出市场,使房子真正回归居住属性。
7月26日,合肥商品住房公证摇号公开销售政策进行了调整。“登记购房人自当期登记之日起至摇号选房结果公示止,不得参加其他项目的购房摇号登记”调整为“摇号资格公示结束,未获得选房资格的登记购房人(不含递补选房资格购房人)可参加其他项目的购房摇号登记”,旨在加快选房节奏,增加购房人选房购房机会。

房价地价增长过快5城市被约谈,合肥将完善市场调控“新政”

2. 合肥楼市限购再次松绑,利好频出能否扭转横盘态势?

今年5月以来,安徽合肥多次优化调整楼市政策。6月27日,合肥市房地产业协会微信公众号发布信息,合肥楼市限购政策再次调整,放宽企业及外地人购房限制。
业内人士指出,合肥此次新政是对之前政策调整的进一步补充,以补足市场调控预期目标,预计随着利好政策的不断推出,下半年合肥楼市将逐步恢复,成交降幅会进一步收窄。

近日,合肥楼市限购政策再次调整,放宽企业及外地人购房限制。 图/IC photo
合肥楼市政策持续宽松
据合肥市房地产业协会微信公众号信息显示,此次合肥楼市政策调整的内容具体为:户籍登记在市区的集体户、投靠亲友家庭户籍,与市区户籍家庭具有相同购房资格;非本市户籍居民家庭购房资格认定中,社保、个税认可追溯补缴;法人、非法人组织可以购买市区范围内的新建商品住房和二手住房,其中,新建商品住房需为开发企业自行销售的房源;限购资格查询时,非限购区域住房(新站区、瑶海区、新桥产业园)不再计为家庭住房套数,刚需资格认定标准不变。该政策从6月26日起执行。
对此,安徽省区贝壳研究院院长余路晴指出,此次合肥政策调整非常及时,也备受市场关注,主要内容为进一步放松限购,更好地满足新市民购房需求。例如,补缴6个月社保或个税可购房等举措,对吸引外来人口在合肥置业起到了积极作用。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5月以来,合肥多次优化调整楼市政策。5月10日,合肥房地产限购政策迎来调整,瑶海区、新站区取消限购;其他区域的外地户籍购房者在合肥两年内累计正常缴纳6个月社保即可购买商品房;合肥户籍的购房者可以在限购区域购买第三套二手房。5月23日,合肥出台政策,二孩及以上家庭且子女未满18周岁购新房可享首付三成起。6月11日,合肥对公积金贷款额度进行调整,单方最高贷款额度由45万元提升至55万元,夫妻双方最高贷款额度由55万元提升至65万元,同时延长二手房贷款年限,贷款期限加房龄由最长不超过30年调整到最长不超过40年。
“助力提振楼市信心”
一系列政策调整后,市场普遍关心的是能否助推楼市回温。“从实际情况来看,5月10日政策出台后,合肥新房、二手房市场虽然出现明显回温,但从第三周开始,市场呈现后劲不足的状态,没有完全达到政策调控预期的效果。”余路晴如是说。
此次合肥政策再次“松绑”,或继续为低迷楼市注入强心针。在余路晴看来,此次新政将补足市场调控预期目标。从楼市成交量价情况来看,根据中指数据显示,今年1-5月,合肥商品住宅销售面积244.3万平方米,同比下降42.9%,降幅较大,市场活跃度仍显不足;价格方面,根据中国房地产百城价格指数,今年以来,合肥新建住宅价格整体平稳运行,5月环比上涨0.03%,基本处于横盘状态。
另据同策研究院最新统计显示,今年6月份,合肥商品住宅成交40万平方米左右,同比下降42.7%(6月全月数据根据1日-26日市场数据预估获得,下同)。整体来看,今年上半年合肥商品住宅成交规模为266万平方米,同比下降51.2%;此外,在供应方面,上半年合肥商品住宅供应量为198万平方米,同比下降52%。
在此背景下,余路晴认为,此次合肥政策进一步放松很有必要,有助于提升当前购房者入市信心,对合肥楼市的稳定、健康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同策研究院研究总监宋红卫也表示,今年以来,合肥市场利好政策频出,且放松的尺度也越来越大,从落户买房政策调整到社保补缴以及外地人购房限制放宽,给市场注入了一定的信心。

供图/贝壳研究院
下半年合肥楼市热度有望回升
在宋红卫看来,合肥市场整体基本面较好,2021年,合肥流入人口9.6万人,新房库存量为284万平方米,去化周期为6-7个月,绝对库存量不高;加上政策利好不断,在一定程度上推升了合肥土地市场的热度。
值得一提的是,合肥2022年度第二次土拍热度较高,38宗地块全部顺利成交。从竞买企业名单可以看出,尽管本批次供地仍然以国企、央企参与土拍为主,但是民营房企参与本次土拍热情也较高,民营房企参拍比例超过50%。
众所周知,从时间节点上,6月份是验证市场成色的重要节点,也将给下半年市场定调。因此,接下来合肥楼市的走向至关重要。在政策出台后,合肥楼市将呈现怎样的发展趋势?
6月24日,业界就传出合肥再次放松限购的消息。据余路晴介绍,该消息传出后,周末两天(6月25日、6月26日),售楼部客户量有一定程度增加,二手房带看量和交易量也有一定程度增长,短期效果明显,但长期政策效果还有待进一步观察。宋红卫也认为,随着利好政策的不断推出,预计下半年合肥楼市将逐步恢复,成交降幅会进一步收窄,但难以扭转今年整体下行的趋势。
58安居客房产研究院分院院长张波表示,目前包括合肥在内,不少热点二线城市的政策都在限购层面“撕开口子”,相比于三四线城市,二线城市的需求支撑力度依然偏强,同时还存在大量的潜在购房人群。通过限购的放松,可以提前拉动潜在购房人群进入市场,成交量上升的同时,会有效带动市场热度的回升。
不过,张波同时指出,限购放松有两点需要关注,一是对本身每年人口净流入较多的城市作用明显,但这也是需求的一种透支,虽然会带动当下楼市热度提升,但长期支撑性不强;二是对于本身潜在需求乏力的城市而言,限购是否取消对市场影响不大。
新京报记者 张晓兰
编辑 杨娟娟 校对 柳宝庆

3. 合肥:力争3年实现房产市场秩序好转 严查变相涨价等行为

观点地产网讯:10月28日,安徽合肥市住房保障和房产管理局、安徽银保监局办公室、合肥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11部门联合下发《合肥市持续整治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三年行动方案》。
据悉,该《方案》专项整治重点针对全市房地产开发企业、房地产中介机构、住房租赁企业、物业服务企业、金融机构以及在本市注册或经营的涉房网络平台及自媒体等。《方案》指出,在房地产开发方面,主要整治房地产开发企业违法违规开工建设;未按施工图设计文件开发建设;未按房屋买卖合同约定如期交付;房屋渗漏、开裂、空鼓等质量问题突出;未按完整居住社区建设标准建设配套设施;新建商品房项目违规交付。
另悉,在房屋买卖方面,主要整治发布虚假违法房地产广告,发布虚假房源信息;捂盘惜售,囤积房源;挪用交易监管资金;套取或协助套取“经营贷”“消费贷”等非个人住房贷款用于购房;协助、诱导购房人非法规避房屋交易税费;违规收取预付款、“茶水费”等费用,变相涨价;利用不公平格式条款侵害消费者权益;捆绑销售车位、储藏室等。
此外,于住房租赁方面,该《方案》指出,主要整治内容为未提交开业报告即开展经营;未按规定如实完整报送相关租赁信息;网络信息平台未履行信息发布主体资格核验责任;克扣租金押金等;于物业服务方面,主要整治未按照物业服务合同约定内容和标准提供服务;未按规定公示物业服务收费项目标准、业主共有部分的经营与收益情况、维修资金使用情况等相关信息等。
据悉,该《方案》指出,合肥市各县(市)区、开发区和市直有关单位要建立整治工作台账,强化部门联合惩戒,建立长效监管机制。其中第一阶段为动员部署和自查自纠阶段(2021年11月20日前)。第二阶段为检查和整改阶段(2021年11月21日—2024年)。第三阶段为建章立制和监管水平提升阶段(贯穿全过程)。
观点地产新媒体了解到,除安徽合肥出台整治方案外,于2021年9月,厦门同时发布《厦门市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等五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房地产市场调控的通知》以及《关于的政策解读》,文件明确参与竞买“法拍房”的人员,应当事先确定在本市具有购房资格,防范通过“法拍房”规避限购政策,堵塞政策漏洞;在岛内新购买的一手住房,需取得产权证后满5年方可上市交易;根据市场形势变化,适时适度调整住房贷款最低首付款比例、最低贷款利率等。
另悉,同于2021年9月,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等8部门联合转发关于持续整治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的通知,通知内容提到先行启动实施房地产开发专项整治,强化预售资金监管;重点整肃房地产交易秩序,严惩捆绑车位等违规销售行为;于2021年10月20日,浙江义乌市出台楼市新政,涉及预售条件和公证摇号两方面。义乌将降低预售条件,取消每批次预售间隔不少于3个月的规定;调整“公证摇号”政策。容积率1.2以下的以及建筑层数3层以下的小区,登记人小于开盘房源数的项目,可以不采用公证摇号。

合肥:力争3年实现房产市场秩序好转 严查变相涨价等行为

4. 合肥因城施策祭楼市“新八条” 二线城市调控全面升温

一度因学区房过热而引发关注的合肥,忽然升级楼市调控政策。4月5日晚间,合肥市发布的《关于进一步促进我市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通知》(下称《通知》),涉及学位制调整、二手房限购、热点楼盘“摇号 限售”等八条政策,这也成为合肥版的“史上最严调控”。
《通知》指出,在执行合肥市现行义务教育招生入学政策基础上,实行同一套住房,6年内只能享有学区内小学1个学位,3年内只能享有学区内初中1个学位。
同时,限制合肥市2套住房以上的户籍家庭认购二手房;暂停企业购房资格;将司法拍卖房纳入限购范围。这些做法既有较强的针对性,也修补了原有的政策漏洞。
合肥新政颇受外界关注,因其既体现了因城施策的个案价值,又具有一定的普遍意义。
近几个月来,针对部分区域的市场异动,监管层频繁对楼市调控。在去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连续提及后,“大城市住房突出问题”成为今年政策的重点之一。
作为一个东部二线城市,合肥楼市的升温,被认为是供应不足、学区房周期、人才新政刺激、炒作氛围浓厚等多个因素叠加的结果。有分析人士认为,随着一线城市在年初启动楼市调控并产生效果,市场热点正在向二线城市转移,合肥正是表现活跃的二线城市之一。
在调控路径和调控手段上,二线城市均紧随一线城市。在合肥此次新政之前,武汉、西安、成都、南京等城市已经陆续出手调控。其中,部分二线城市的一些条款,力度甚至超过了一线城市。
合肥楼市异动始末
合肥楼市的异动,从去年四季度就已出现。合肥当地房企人士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在合肥滨湖、高新区等热点区域,通过各种手段炒作房价的现象屡有发生,其中包括捂盘惜售、经营贷入市、散播恐慌情绪等。受此影响,部分楼盘的价格快速上涨,一些人通过倒卖房号获利。
在此之前,合肥房价已维持3年多的平稳。一些购房者认为,随着上海、南京、苏州等长三角城市房价上涨,作为安徽省“单核城市”的合肥,很可能紧随其后,并进入一个新的上涨周期。
进入2021年,随着学区房周期到来,恐慌情绪蔓延至合肥政务区等热点学区。前述人士表示,除了占学位外,购房者还带着资产保值的诉求,提前入手学区房,这也导致学区房供需关系骤然紧张。他表示,在一些热门学区房小区,已经出现坐地起价的现象。
为此,3月以来,合肥已经多次出手打击楼市乱象。3月2日,合肥出台二手房网签新规,意在避免虚假房源、限制交易情形房源被交易、出售,和一房多卖的现象发生;3月11日,合肥多部门对11家重点房地产开发企业及4家重点房地产经纪机构负责人进行约谈;3月18日,合肥市房地产中介协会发布“关于不得参与炒房”的公示;3月23日,合肥房管局再次约谈了恶意炒房的业主。
此次出台的新政,带有极强的针对性。合肥对二手房划定限购范围,包含了滨湖新区、政务文化新区、高新区等近期的热点区域,同时还将几乎所有热门学区的二手房纳入限购。
新政还涉及了价格限制、住房贷款管理、打击乱象等方面,均被认为是切中当下热点的措施。
另一个值得注意的措施是增加供应。按照计划,合肥将在近年居住用地平均供应量的基础上增长10%,确保全市不少于9000亩,并单列租赁住房用地900亩。
前述人士表示,这一措施十分重要,因为合肥楼市的土地开发速度和库存规模均不足,难以消化骤然释放的需求。尤其是在大量引进人才后,这种缺口更为凸显。
去年9月,合肥发布人才引进政策,对于重点产业、重点人群,通过提供人才免费租房、补贴购房以及发放岗位补贴、柔性引才奖补等措施,让各类人才“边安居、边就业”。其中,租赁补贴、购房补贴和首套房不限购等优惠政策,在吸引人才落户的同时,也对楼市形成了刺激。
根据上海易居研究院的统计,截至今年2月底,合肥的新建商品住宅去化周期仅有2.8个月,在全国100个热点城市中,仅高于浙江湖州。
二线城市全面加码调控
合肥楼市的上涨轨迹,颇能代表二线城市的一些共同特征。上海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总监严跃进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近期很多二线楼市的升温,都有着长期平稳后的看涨心态、信贷资金大量进入楼市、学区房交易周期到来等因素,部分城市还有着人才新政的刺激。
他还表示,在此之前,不少二线城市的库存偏低,供需基本面较为紧张。
贝壳研究院则认为,随着一线城市调控的效果逐步显现,楼市热点正在向重点二线城市转移。其中,今年2月,二线城市中的西安、合肥、成都等城市新房、二手房房价环比涨幅均在前十名,市场温度较高。
市场热点从一线城市向二三线城市蔓延,从东部城市向中西部城市蔓延,历来是楼市上涨周期中的共同特征。楼市调控政策的出台,也大多沿着这一路线。
今年以来,上海通过“沪十条”的发布打响了2021年楼市调控“第一枪”,此后又以几乎“一天一新政”的节奏,堵住了假离婚、赠与房产等小漏洞,给炒房客以沉重打击。北京、广州、深圳也通过各种“打补丁”的方式,对楼市进行调控。
二线城市的调控热潮,则出现在今年3月,并在全国“两会”结束后持续升温。在合肥推出此次新政之前,武汉、西安、成都、南京等城市已经陆续出手调控。
从住建部的督导路线上,也不难看出这种趋势。今年1月下旬至2月,住建部副部长倪虹带队先后在上海、深圳、北京等城市调研督导。3月初,督导组奔赴杭州、无锡。“两会”刚结束,督导组奔赴成都、西安。3月末,住建部又督导了南昌的房地产调控。
从调控内容上,二线城市也在向一线城市全面看齐,在某些方面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比如,合肥对新出让的土地实施住房均价控制,与部分一线城市实施的“限房价、竞地价”政策有相似之处。而对于二手房的“定向限购”,则属于合肥首创。
多数分析人士指出,随着楼市传统“小阳春”的到来,以及市场热点的转移,越来越多的二线城市将加码调控,前期已经启动调控的一线城市,则会进一步对政策进行巩固。
尽管合肥的调控政策有着因城施策的个案性质,但仍然不会突破大城市调控的总体框架。国务院参事特约研究员、原国家统计局总经济师姚景源近日表示,目前房地产领域存在着一些深层次的问题,比如炒作,金融属性越炒越强,房价涨幅过高过快。而“大城市住房突出问题”有两个,一是房价过高,二是还有相当数量的人买不起房子。
他在“2021中国房地产百强企业研究成果发布会”上表示,针对这些问题,过去更多是从需求角度来解决,比如限购、限贷等,下一步要在供给侧上想办法。一方面要加大供给,另一方面,加大保障型住房的力度,完善住房的保障体系。

5. 合肥祭出楼市“新八条”,以后买房会不会变难了?

对炒房客来说,买房会越来越难。这段时间,合肥由于前段时间的房价暴涨事件受到关注,所以市政府随即下发调控新政,从多领域对楼市进行调整。有分析人士指出,合肥这次楼价上涨有多个因素,首先的供给不足,合肥新房去化率非常高,新楼盘的去化时间不到三个月,在全国范围内都属于高位。而在如此高的去化率下,合肥的土地供给却没有太大的变化,长期供不应求,价格自然上涨,这不可避免的事情。

还有一个因素就是,过去几年里,一线城市的房价遭到了严格管制,所以不少炒房群体开始把目光转向了部分省会城市,例如合肥,武汉等。他们认为这些城市拥有省会的头衔,具备一定的人口聚集效应,有炒房的价值,所以不断涌入这些城市,大量热情的涌入,价格自然推高了。

如今新规颁布,买房门槛更高了,尤其是二手房的交易成为了监管的焦点,而且合肥市明确提出,未来一年合肥市的供地,至少在9000亩以上,其中还有10%是用于租赁使用,有足够土地的供给,相信未来合肥的房价有望得到控制。

参考资料:
一度因学区房过热而引发关注的合肥,忽然升级楼市调控政策。4月5日晚间,合肥市发布的《关于进一步促进我市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通知》(下称《通知》),涉及学位制调整、二手房限购、热点楼盘“摇号 限售”等八条政策,这也成为合肥版的“史上最严调控”。
《通知》指出,在执行合肥市现行义务教育招生入学政策基础上,实行同一套住房,6年内只能享有学区内小学1个学位,3年内只能享有学区内初中1个学位。

合肥祭出楼市“新八条”,以后买房会不会变难了?

6. 合肥因城施策祭楼市“新八条” 二线城市调控全面升温

合肥楼市的上涨轨迹,颇能代表二线城市的一些共同特征。
一度因学区房过热而引发关注的合肥,忽然升级楼市调控政策。4月5日晚间,合肥市发布的《关于进一步促进我市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通知》(下称《通知》),涉及学位制调整、二手房限购、热点楼盘“摇号 限售”等八条政策,这也成为合肥版的“史上最严调控”。
《通知》指出,在执行合肥市现行义务教育招生入学政策基础上,实行同一套住房,6年内只能享有学区内小学1个学位,3年内只能享有学区内初中1个学位。
同时,限制合肥市2套住房以上的户籍家庭认购二手房;暂停企业购房资格;将司法拍卖房纳入限购范围。这些做法既有较强的针对性,也修补了原有的政策漏洞。
合肥新政颇受外界关注,因其既体现了因城施策的个案价值,又具有一定的普遍意义。
近几个月来,针对部分区域的市场异动,监管层频繁对楼市调控。在去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连续提及后,“大城市住房突出问题”成为今年政策的重点之一。
作为一个东部二线城市,合肥楼市的升温,被认为是供应不足、学区房周期、人才新政刺激、炒作氛围浓厚等多个因素叠加的结果。有分析人士认为,随着一线城市在年初启动楼市调控并产生效果,市场热点正在向二线城市转移,合肥正是表现活跃的二线城市之一。
在调控路径和调控手段上,二线城市均紧随一线城市。在合肥此次新政之前,武汉、西安、成都、南京等城市已经陆续出手调控。其中,部分二线城市的一些条款,力度甚至超过了一线城市。
合肥楼市异动始末
合肥楼市的异动,从去年四季度就已出现。合肥当地房企人士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在合肥滨湖、高新区等热点区域,通过各种手段炒作房价的现象屡有发生,其中包括捂盘惜售、经营贷入市、散播恐慌情绪等。受此影响,部分楼盘的价格快速上涨,一些人通过倒卖房号获利。
在此之前,合肥房价已维持3年多的平稳。一些购房者认为,随着上海、南京、苏州等长三角城市房价上涨,作为安徽省“单核城市”的合肥,很可能紧随其后,并进入一个新的上涨周期。
进入2021年,随着学区房周期到来,恐慌情绪蔓延至合肥政务区等热点学区。前述人士表示,除了占学位外,购房者还带着资产保值的诉求,提前入手学区房,这也导致学区房供需关系骤然紧张。他表示,在一些热门学区房小区,已经出现坐地起价的现象。
为此,3月以来,合肥已经多次出手打击楼市乱象。3月2日,合肥出台二手房网签新规,意在避免虚假房源、限制交易情形房源被交易、出售,和一房多卖的现象发生;3月11日,合肥多部门对11家重点房地产开发企业及4家重点房地产经纪机构负责人进行约谈;3月18日,合肥市房地产中介协会发布“关于不得参与炒房”的公示;3月23日,合肥房管局再次约谈了恶意炒房的业主。
此次出台的新政,带有极强的针对性。合肥对二手房划定限购范围,包含了滨湖新区、政务文化新区、高新区等近期的热点区域,同时还将几乎所有热门学区的二手房纳入限购。
新政还涉及了价格限制、住房贷款管理、打击乱象等方面,均被认为是切中当下热点的措施。
另一个值得注意的措施是增加供应。按照计划,合肥将在近年居住用地平均供应量的基础上增长10%,确保全市不少于9000亩,并单列租赁住房用地900亩。
前述人士表示,这一措施十分重要,因为合肥楼市的土地开发速度和库存规模均不足,难以消化骤然释放的需求。尤其是在大量引进人才后,这种缺口更为凸显。
去年9月,合肥发布人才引进政策,对于重点产业、重点人群,通过提供人才免费租房、补贴购房以及发放岗位补贴、柔性引才奖补等措施,让各类人才“边安居、边就业”。其中,租赁补贴、购房补贴和首套房不限购等优惠政策,在吸引人才落户的同时,也对楼市形成了刺激。
根据上海易居研究院的统计,截至今年2月底,合肥的新建商品住宅去化周期仅有2.8个月,在全国100个热点城市中,仅高于浙江湖州。
二线城市全面加码调控
合肥楼市的上涨轨迹,颇能代表二线城市的一些共同特征。上海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总监严跃进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近期很多二线楼市的升温,都有着长期平稳后的看涨心态、信贷资金大量进入楼市、学区房交易周期到来等因素,部分城市还有着人才新政的刺激。
他还表示,在此之前,不少二线城市的库存偏低,供需基本面较为紧张。
贝壳研究院则认为,随着一线城市调控的效果逐步显现,楼市热点正在向重点二线城市转移。其中,今年2月,二线城市中的西安、合肥、成都等城市新房、二手房房价环比涨幅均在前十名,市场温度较高。
市场热点从一线城市向二三线城市蔓延,从东部城市向中西部城市蔓延,历来是楼市上涨周期中的共同特征。楼市调控政策的出台,也大多沿着这一路线。
今年以来,上海通过“沪十条”的发布打响了2021年楼市调控“第一枪”,此后又以几乎“一天一新政”的节奏,堵住了假离婚、赠与房产等小漏洞,给炒房客以沉重打击。北京、广州、深圳也通过各种“打补丁”的方式,对楼市进行调控。
二线城市的调控热潮,则出现在今年3月,并在全国“两会”结束后持续升温。在合肥推出此次新政之前,武汉、西安、成都、南京等城市已经陆续出手调控。
从住建部的督导路线上,也不难看出这种趋势。今年1月下旬至2月,住建部副部长倪虹带队先后在上海、深圳、北京等城市调研督导。3月初,督导组奔赴杭州、无锡。“两会”刚结束,督导组奔赴成都、西安。3月末,住建部又督导了南昌的房地产调控。
从调控内容上,二线城市也在向一线城市全面看齐,在某些方面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比如,合肥对新出让的土地实施住房均价控制,与部分一线城市实施的“限房价、竞地价”政策有相似之处。而对于二手房的“定向限购”,则属于合肥首创。
多数分析人士指出,随着楼市传统“小阳春”的到来,以及市场热点的转移,越来越多的二线城市将加码调控,前期已经启动调控的一线城市,则会进一步对政策进行巩固。
尽管合肥的调控政策有着因城施策的个案性质,但仍然不会突破大城市调控的总体框架。国务院参事特约研究员、原国家统计局总经济师姚景源近日表示,目前房地产领域存在着一些深层次的问题,比如炒作,金融属性越炒越强,房价涨幅过高过快。而“大城市住房突出问题”有两个,一是房价过高,二是还有相当数量的人买不起房子。
他在“2021中国房地产百强企业研究成果发布会”上表示,针对这些问题,过去更多是从需求角度来解决,比如限购、限贷等,下一步要在供给侧上想办法。一方面要加大供给,另一方面,加大保障型住房的力度,完善住房的保障体系。
(作者:张敏 )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