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史之乱后唐朝为维持统治在经济上进行了哪些变革?

2024-05-18 23:03

1. 安史之乱后唐朝为维持统治在经济上进行了哪些变革?

武德元年(618年)李渊代隋,建立唐朝。唐朝前后两百九十余年的时间里出现了两个盛世,分别为“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纵观唐朝,治国者在国家治理和经济改革方面均颇有建树,成为当时世界上国力最强,经济最为发达的国家,被后人称为“盛唐”。
“开元盛世”时期,世界其余城市的人口没有一个达到十万人,而长安、洛阳、扬州、益州等城市人口均超过10万,长安的常住居民更是达到了60万以上,整个国家呈现出一派繁荣景象。
天宝十四载(755年),安禄山和史思明两位北方将领发动叛乱,河北、河南迅速沦陷,唐玄宗奔蜀,后又被迫杀死杨贵妃和杨国忠,自此,唐朝盛世到此终结,史称“安史之乱”。
“安史之乱”被平叛后,国家极度衰弱。地方多为藩镇所控制,税赋大幅度减少,国库里的财政收入已经将近枯竭。在这种窘迫的背景下,唐朝的经济政策开始了一系列的变革:
保留“公廨钱”制度,增加“率贷”政策
初唐时期,李世民在农业税和专营税的基础上,创建了“公廨钱”制度。“公廨钱”制度就是为供官府各种公用和充作官吏俸钱而设置的由官府经营商业和高利贷的本钱。

公廨钱
贞观十一年(637年),李世民设置公廨本钱,由各州令史经管,人称“捉钱令史”。每人以五万本钱,用于商业活动,每月收取息钱四,一年有四万八千钱。这个政策从长安城内的富豪家庭中每年征收一笔个人所得税,用来养官。“置公廨本钱,以诸州令史主之,号捉钱令史。每司九人,补于吏部,所主才五万钱以下,市肆贩易,月纳息钱四千文,岁满授官。”
李世民为了让富人接受这个政策,在全国设立了七千多个基层岗位,只要符合纳满一年的要求,富人家庭便可派出家族一人去当官,后期取消官吏,改为免除徭役。“公廨钱”政策养活了官员又避免了对民众征税,只是对富人的一种低级别的剥削。
“安史之乱”时期,国家财政入不敷出,面对这种情况,治国者提出的第一个做法就是向富人征收财产税。唐肃宗即位后,派遣御史去往江淮和蜀汉,对富裕家庭按资产征税,临时征纳所有财产百分之二十的税率,称为“率贷”。“肃宗即位,遣御史郑叔清等籍江淮、蜀汉富商右族訾畜,十收其二,谓之率贷”。
通过增加“率贷”政策,唐朝的财政逐渐摆脱了窘迫的现状,为下一步变革提供了基础。
恢复国有专营政策
李渊建国后,政府实行轻徭薄赋的政策,将之前由国家专营的盐铁等产业全部交给民间自主经营。这项政策造就了民间的商业繁荣,出现了大量的富商。
乾元元年(758年),为了增加国家财政收入,治国者重新恢复了国有专营政策,将盐铁这种利润最为丰厚的产业收归国有。

刘晏
主管全国财政的刘晏设立榷盐法,由民众进行生产,政府负责收购,商人进行销售,这种方式减少了政府的人员和行政支出,最大限度地减少政府投入。另外,在全国产盐区设立机构,不仅打击了私盐的产生,而且保护了盐商的利益。最后,刘晏为了稳定盐价,制定“常平盐”的政策,在距离产区较远地方运储食盐,以保证非盐产区的食盐供应,防止投机商人屯盐牟利。
通过刘晏的政策,食盐的收入不断增加,到了唐代宗末年,十多年增加了十几倍,乃至盐税的收入占据了全国财政收入的一半。帝王后宫、军饷以及百官的俸禄都仰仗于刘晏,同时这也是历史上,盐税占比最高的时期之一。“晏之始至也,盐利岁才四十万缗,至大历末,六百余万缗,天下之赋,盐利居半,宫闱服御、军饷、百官禄俸皆仰给焉”。
建立“常平法”管制商品,获取利润
“安史之乱”后,商贾乱中打劫,操纵市场,侵占平民利益。面对这种情况,刘晏在各地建立常平仓(仓储和物流中心),以用来储备和调节物资。为了更加有效的发挥常平仓的盈利功能,刘晏建立了“常平法”:
中央直接经营常平业务。
面对之前常平业务由地方自行办理,各州常平赢利有限的情况下,刘晏设置了知院官,负责各地的常平仓,由中央统一指挥 。通过减少中间环节,加快了商品的周转速度,利用市场上信息的及时性的掌握,因此使得常平仓的盈利水平大幅上升。

常平仓
扩大常平品种。
传统的常平仓存储的物资一般是具有调节粮价的粮食品种,但是刘晏充分发挥了常平仓营利的作用,把常平仓里面的品种由粮食扩展为更多的品类,然后获取利润。“晏又以常平法,丰则贵取,饥则贱与,率诸州米尝储三百万斛”。
常平法的本质实际就是通过政府财政调节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之间的平衡,避免经济的大起大落,保障经济稳定。除此以外,在掌控各种商品的价格动向后,低买高卖,从而获取利润。“四方物价之上下,虽极远不四五日知,故食货之重轻,尽权 在掌握,朝廷获美利而天下无甚贵甚贱之忧,得其术矣。”
“安史之乱”后,中唐基于当时内忧外患的局面,开展了一系列的经济改革,使得国家逐渐恢复元气。也正是因为这些的经济变革,才为唐朝中兴奠定了基础。

安史之乱后唐朝为维持统治在经济上进行了哪些变革?

2. 唐朝安史之乱后的经济改革做了哪些措施呢?

唐朝宰相刘宴为了能够让自己国家的经济实力提升,做出了非常多的改革措施。他第1个做的措施就是改革了当时的税负制度,让百姓的生活压力大大降低,从而减轻社会矛盾。也就是因为唐朝实行的这种政策得到了百姓的支持,从而让唐朝君主的封建统治更加稳固。要知道在经过安史之乱之后,阶级矛盾更加严重。唐太宗时期虽然税赋制度比较轻,但是百姓们却要承担徭役制度。到了唐高宗和武则天执政时期,百姓的税赋负担也越来越大。可以说当时百姓就是在这样一个大环境下,承受了政府双重剥削。也就是因为这些制度,让当时有不少百姓纷纷选择起义。在安史之乱之后整个唐朝政府财政严重缺乏,经常是出现入不敷出的局面。那些唐朝统治者为了能够让自己手中拥有一些钱财只能选择不停的压迫百姓,在这样的大环境下让阶级矛盾越来越尖锐。当时宰相刘宴想要对现有的财政制度进行改革,减轻百姓的负担,从而让唐朝君主能够更好的统治天下。于是他首先对当时政府实行的税赋制度进行改革,让整个负担平衡化处理,从而让百姓面对的生活压力大大减小。只有百姓面对的生活压力减小了之后,百姓的生活才能得到平稳发展,从而也会更加信任唐朝政府。
除此之外,他还主张恢复漕运。让整个唐朝的交通条件变得越发好了起来。当时他对唐朝君主说,只有国家实行比较稳定的货币政策之后才能让整个社会的经济得到更好的发展。唐朝君主听后觉得有道理,所以就采用了他的方法经过当时唐朝的这一系列经济改革,唐朝的经济总算得到了恢复。


3. 安史之乱对唐朝和唐朝人民的影响有哪些?

安史之乱是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后果极其严重,起影响大致可以分为下列几点∶ 
  第一,战乱使社会遭到了一次空前浩劫。《旧唐书·郭子仪传》记载:“宫室焚烧,十不存一,百曹荒废,曾无尺椽。中间畿内,不满千户,井邑楱荆(“楱”应改为“榛”),豺狼所号。既乏军储,又鲜人力。东至郑、汴,达于徐方,北自覃、怀经于相土,为人烟断绝,千里萧条”,几乎包括整个黄河中下游,一片荒凉。杜甫有诗曰:“寂寞天宝后,园庐但蒿藜,我里百余家,世乱各东西”。这说明经过战乱,广大人民皆处在无家可归的状态中。 
  第二,安史之乱,摧毁了统治基础,削弱了封建集权,为封建割据创造了必要条件,使唐王朝自盛而衰,一蹶不振。此后实际上统一的中央王朝已经无力再控制地方,安史余党在北方形成藩镇割据,各自为政,后来这种状况遍及全国。安史乱起,唐王朝分崩离析,已经没有力量镇压这次叛乱,只好求救于回纥以及由少数民族出身的大将。当史思明之子史朝义从邺城败退时,唐遣铁勒族将领仆固怀恩追击,仆固与唐王朝有矛盾,为了私结党羽,有意将安史旧部力量保存下来,让他们继续控制河北地区,使安史旧将田承嗣据魏博(今河北南部,河南北部)、张忠志(后改名李宝臣)据成德(今河北中部)、李怀仙据幽州(今河北北部),皆领节度使之职。这就是所谓“河北三镇”。三镇逐渐“文武将吏,擅自署置,赋不入于朝廷”,把地方军事、政治、经济大权皆集于一身,“虽称藩臣,实非王臣也”。以后其他地区,如淄青(今山东淄川、益都一带)李正已,宣武(今河南开封、商丘一带)李灵曜,淮西李希烈等皆各自割据,不服朝廷管理。这些方镇或“自补官吏,不输王赋”,或“贡献不入于朝廷”,甚至骄横称王称帝,与唐王朝分庭抗礼直到唐亡,这种现象没有终止。 
  第三,由于战争,造成劳动力严重不足,统治阶级不得不增加税收,使阶级压迫和统治阶级的压榨更加深重。因而促使农民和地方阶级的矛盾日益尖锐化,最后迫使农民不得不举兵反叛,形成唐中叶农民叛乱的高潮。安史之乱后,国家掌握的户口大量减少。潼关和虎牢关之间,几百里内,仅有“编户千余”,邓州的方城县,从天宝时的万余户,骤降至二百户以下。政府却把负担强加在犹在户籍上的农民,所谓“靡室靡农,皆籍其谷,无衣无褐,亦调其庸”。唐宪宗元和年间,江南八道一百四十万户农民,要负担唐朝八十三万军队的全部粮饷,所以“率以两户资一兵,其它水旱所损,征科妄敛,又在常役之外”。在方镇统治下的人民,也遭受着“暴刑暴赋”,如田承嗣在魏博 镇“重加税率”,李质在汴州搞得地区“物力为之损屈”,等等。唐政府和各藩镇的横征暴敛,终于激起了农民的不断武装叛乱,代宗一朝,“群盗蜂轶,连陷县邑”,其中规模较大的有发生于宝应元年(公元762年)的浙东袁晁之乱,同年的浙西方清之乱,以及同期的苏常一带的张度之乱,舒州杨昭之乱,永泰年间(公元765年)邠州之乱等等。这些叛乱虽说很快就被镇压,但更加削弱了唐朝的力量。 
  第四,经过安史之乱,唐王朝也失去了对周边地区少数民族的控制。安禄山乱兵一起,唐王朝将陇右、河西、朔方一带重兵皆调遣内地,造成边防空虚,西边吐蕃乘机而入,尽得陇右、河西走廊,安西四镇随之全部丧失。此后,吐蕃进一步深入,唐政权连长安城也保不稳了。唐王朝从此内忧外患,朝不保夕,更加岌岌可危。 
  第五,安史之乱,促使经济重心逐渐南移。安史之乱对北方生产造成了极大的破坏,大量北方人士南渡,“四海南奔似永嘉”。南方相对较为稳定,北方人口的南迁,带去了大量的劳动力,先进的生产技术,促进了江南经济的发展,南方经济日益超过北方。

安史之乱对唐朝和唐朝人民的影响有哪些?

4. 唐朝安史之乱后,朝廷进行了那些改革?

唐太宗时期的小神童刘晏,在安史之乱之后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改革,降低农民的赋税,大大的减除财政收入,让大唐的经济又逐渐恢复,延续了近150年的统治。

纵观唐朝历史,虽然唐太宗时的赋税较轻,可徭役繁重。再到武则天,徭役更重,赋税也开始增加。百姓苦不堪言,被双重剥削压迫,都忍不住开始起义。单从唐太宗后期开始,就发生了近十起农民起义,规模最大的达到了几万人。

那么在这个大乱之中出来改革的,是我们《三字经》里的人物:“唐刘晏,方七岁,举神童,作正字,彼虽幼,身己仕。”唐玄宗当年路过他家乡,七岁的刘晏拿着自己的作品跑去半路拦驾,当时宰相当场出题考他,对答如流,于是被授予秘书省正字,也就是掌管校正书籍的官员。

后来他果然不负众望,长大当宰相后开始培养农民的体力,发展生产,提高生活水平,又开辟财产来源,处处为百姓着想,在当时也有很大的影响。以后刘晏又大力恢复战乱后的灾害,安定百姓的生活。后来又开始改革赋税,减轻百姓负担,平稳人心。又改革漕运,恢复运输。整顿盐铁政务,调节物价,解决财政困难,一系列的措施以后,他又重新制定了货币政策,创立两税法,顺应了当时社会经济的发展。

5. 唐朝自安史之乱后就一蹶不振,那时候经济改革做了哪些措施?

安史之乱之后,唐朝经济一蹶不振,藩镇割据局面没有丝毫消除,许多城池被毁,国家重建资金窘迫。随着均田制被破坏,国家的财政赋税与税收,都已经无以为继。面对这样的情况,国家许多政治家也进行了一系列的经济改革措施。
一是中唐刘宴的财政改革。刘宴是中唐时期著名的理财家,在担任户部侍郎、充度支、筹钱、盐铁等使期间,积极开展了盐政、漕运、赋税、铸币、平抑物价等方面的财政经济改革,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例如,改革盐法。

唐朝前期,盐税非常低,唐天宝、至德年间,每斗盐是10钱。乾元元年(公元758年)的时候,盐铁使第五琦对盐法进行改革,推行民制、官收、官运、官销的专卖法,由政府垄断食盐的产销,使政府的盐利大增。每年盐利可获六十万贯。大历时,刘宴主持盐政,对盐法进行了改革,变民制、官收、官运、官销,为民制、官收、商运、商销,由政府独占盐利到官商分利转化。
为了杜绝盐贩子高价售食盐,刘宴积极实行”行常平盐法“,他派遣盐官,将盐运往全国各地,尤其是边远地区,当食盐价格上涨、供应出现问题时,抛售官盐储存,平抑盐价,切实做到”官获其利而民不缺盐“,这样到了大力末年,国家从盐上的获利,就从开始的六十万贯,增加到了1200万贯。刘宴理财,解决了唐朝的财政危机,为后面的削藩积累了大量资金。

二是杨炎实行两税法。唐朝自安史之乱起,国家的府兵制,就逐渐被募兵制所取代。作为府兵制的基础,均田法已经被破坏殆尽,无法继续实行。于是,在公元780年,在宰相杨炎的建议和主持下,大唐对赋税制度进行重大改革,推行了两税法。
两税法的主要内容有:第一,根据财政支出,确定全国的税收总额,再分摊到各地。第二,不分主户、客户,一律于现居地登记入籍;按户等征收户税,户等高者出钱多,少者出钱少;按土地多少征收地税;户税征钱,地税纳粮。第三,无论户税、地税都分秋、夏两次征收,夏税不过六月,秋税不过十一月。两税一般技钱计算,征收时也可折征实物。第四,商人在所在郡县,税三十分之一,后又改为十分之一;第五,租庸调悉省,而丁额不废。

两税法,更加实际,按照实际情况,制定古代税收征取办法,有利于社会的稳定,有利于国家财政的进一步充实。在两税法实施中,无论有钱人,还是穷人,都要交税,只不过交税的额度不一样,国家根据每户的资产情况分为九等,按照等级课税。同时,两税法的实行,弱化了原先的人身依附关系,所有人都有了独立的户籍,使社会更加平等。

唐朝自安史之乱后就一蹶不振,那时候经济改革做了哪些措施?

6. 安史之乱后.唐朝的政治形势有哪些重大的变化

唐武宗统治时代、唐宣宗统治时代。
武宗在位时,任用李德裕为相,对唐朝后期的弊政做了一些改革。
李炎在位七年,对内打击藩镇和佛教,对外击败回鹘,加强了中央集权,唐朝一度出现中兴局面,史称“会昌中兴”。

唐宣宗李忱勤于政事,孜孜求治,喜读《贞观政要》。他在位期间,整顿吏治,并限制皇亲和宦官,将死于甘露之变中除郑注、李训之外的百官全部昭雪。对外关系上,击败吐蕃、收复河湟,安定塞北、平定安南。尤其是收复河湟,这是安史之乱后,唐对吐蕃的重大军事胜利之一。
李忱在位时期是唐朝继会昌中兴以后又一段安定繁荣的时期,历史上把这一时期称之为“大中之治”。李忱性格明察沉断,用法无私,从谏如流,重惜官赏,恭谨节俭,惠爱民物,所以直至唐亡,百姓仍思咏他,称其为“小太宗”。

7. 安史之乱持续了八年之久,它给唐朝造成了哪些影响?

安史之乱持续了八年之久,他给唐朝造成了深远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藩镇割据愈演愈烈。在唐玄宗的时候,府兵制瓦解。唐朝开始行使募兵制。军事将领们可以自行招募士兵。而且这个时候,边境很不安宁。草原民族经常袭扰边疆。唐朝就开始设立节度使统领地方军务来对抗草原民族。节度使的权力越来越大,最后成为尾大不掉之势。安禄山和史思明在天宝十四年在范阳起兵造反。他们一路攻陷长安。后来安史之乱虽然被唐朝平息。可是安史之乱摧毁了唐朝统治的根基。唐朝的实力削弱。唐朝对于地方的控制力削弱。安史之乱的余党控制了北方的大部分地方。藩镇割据的局面一直持续到唐朝灭亡。

第二,边患更加严重。唐太宗击败突厥,成为天可汗。这个时候唐朝的边疆局势还是比较稳定的。安史之乱后,唐朝把很多军队都调回内地守卫京都。这就造成了边防空虚的局面。唐朝对于少数民族的控制力减弱。很多的少数民族乘势而起。吐蕃这个时候也把势力发展到河西走廊一带。回纥在这个时候也开始变的强大。西域也开始摆脱了唐朝的统治。他们都对于唐朝的统治造成了很大的威胁。

第三,唐朝的经济开始变的萧条。唐朝经过贞观之治变得很强盛。安史之乱后,北方人口由于战乱而大量死亡。北方的土地都没有人耕种。物价飞涨。人们都过着非常悲惨的生活。回纥因为平定叛乱有功,又索取了唐朝很多的金钱。唐朝的财政无以为继。唐朝政府只要加大对农民的税收力度。这严重加重了农民的负担。很多的农民也就走向了反抗唐朝统治的道路。


安史之乱持续了八年之久,它给唐朝造成了哪些影响?

8. 唐朝在安史之乱之后,各个方面发生了什么影响?

大唐王朝是我国历史上一个辉煌的王朝,通常我们把它和汉朝并列称之为汉唐。但是两个王朝又有所不同,与汉朝低调开局然后逐渐高开高走不同唐朝以安史之乱为界限表现的大不相同。前半部分基本上都是明君贤臣、国力蒸蒸日上,万国来朝;而后半部分藩镇割据、宦官当权,虽然偶有中兴但是不过是为恢复大唐盛世而苦苦挣扎罢了。一个王朝前后差别如此之大,虎头蛇尾的如此厉害让人唏嘘不已。所以说安史之乱虽然只有八年,但是对唐朝的影响绵延了一百多年。直接导致了盛唐的衰落和经济中心的南移,下面我们从几个方面来简单阐述。

安史之乱之前,一切政令皆出自朝廷;朝廷具备无与伦比的权威,即使是玄宗时期的几大节度使也是由朝廷一言可决。而安史之乱以后藩镇几乎成了节度使一家一姓的小朝廷,形成了对朝廷的反制。安史之乱以前大唐自信、开放,而安史之乱以后大唐变的小气、敝帚自珍。安史之乱以前,大唐版图幅员辽阔横跨中东亚、睥睨天下;安史之乱以后大唐痛失西域、委屈在中原,再无万国来朝盛世景象。
安史之乱之前大唐对周边少数民族政权基本保持着绝对的心理优势,高句丽、薛延陀、突厥、吐蕃都被吊打;可安史之乱以后吐蕃、回纥都看出了大唐的虚弱之处,趁安史之乱之机大肆掠夺民财。吐蕃甚至可以攻入长安、另立傀儡皇帝,虽然只有短短的十几天。这一切都昭示了安史之乱直接造成了大唐的衰落,朝廷式微不可避免。
安史之乱在烈火烹油中滴入的凉水,其爆裂破坏程度不可估量。叛乱持续了八年,霍霍了整个北方。经济、生活、社会秩序都受到的极大的破坏,客观上推动了经济中心的南移。

而在唐朝以前,中国经济中心一直是在黄河流域。从秦始皇平定岭南开始,经过吴国(三国时期)、东晋以及宋齐梁陈等南方割据政权的不断开发经济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是从安史之乱开始,北方战火纷纷此起彼伏。这种状况跨越唐、五代、两宋一直到元朝统一才算结束。这长达数百年的战乱造成的直接结果是大量的中原人们迁徙南方,人口、先进技术、以及因丝绸之路断绝催生的海外贸易都直接造成了经济重心的南移。
当然这些都不是孤立的,安史之乱爆发也不是偶然的。因为安史之乱和经济重心南移关系比较复杂,所以我们把它们杂糅到一起来说。
战争
由于天下承平日久,加上大唐的国防是外紧内松。所以这场发生在大唐内部的叛乱造成的破坏是难以想象的。政治上让藩镇增大了话语权,平叛的需要让藩镇犹如东汉末年的州牧一样合理合法的从朝廷获取了驻地的军事、民政、税收等权力。这严重削弱了大唐王朝朝廷的权威性和约束力。大唐朝廷的影响越来越小,如下图所示:

为了平定叛乱,唐王朝别动的抽调精锐的安西北庭的边军进入中原。吐蕃趁机蚕食和吞并河西、陇右、西域;而南诏也趁机做大,不断蚕食大唐西南领土;而回纥也因为协助大唐平定叛乱,几次掳掠长安和洛阳的财富。内忧外患之下,大唐让人看到勒虚弱彻底失去了万国来朝的景象。其实唐朝的下半部历史其实是一直在挣扎妄图恢复盛唐的过程,但是时移世易、积重难返已经不可能了。

北方频繁的战乱造成大量的人口南迁,他们带去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方法(在那个年代信息传播速度慢,如果不是因为战争南方且发展不起来)。出于平叛的需要,唐朝被迫把赋税重地从北方转移到了江南(传统富庶的北方已经被安禄山叛军占据)。所以在政策和引导、交通是哪个上唐朝也对南方做了针对性的调整。相对安定的江南从唐朝后期到五代、两宋一直没有经过大的战乱,所以经济持续发展。经济中心南移成为必然。
而吐蕃占据河西和西域开始,传统的东西方通商、交流的丝绸之路断绝。从吐蕃占据河西走廊和西域到元朝统一这几百年,丝绸之路基本没有通畅过。但是东西方还必须有相关的交流,这客观上催生可东南沿海的海外贸易的繁荣。这客观上促进了南方经济的兴起,加上两宋对南方的开发南方的经济重心正式确立。

气候变化加过度开发
经过从秦汉开始的开发,关中以及北方的一直作为朝廷的财税重地和经济中心。到了唐朝时期,北方尤其是关中地区已经过渡开发了。随着都城长安人口迅速的增长,大大加重了这种消耗。到唐高宗李治和武则天时期,经常发生粮食不够吃而就食洛阳的情况。到武则天的武周时期干脆就定都神都洛阳了。而唐朝重视军功,在唐朝两百多年的国祚中频繁对外用兵。为了维持庞大的后勤消耗,唐朝不得不在胡汉交界杂居的地方屯田。但是长此以往,贫瘠的土地经过开发造成沙化严重。

而从唐朝中后期开始的气候变化也是影响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之一。天气越来越冷,以关中为例。唐朝中前期还温暖湿润甚至可以种植柑橘,杜甫在诗《病桔》就有皇宫种植柑橘的记载。从唐朝初年到唐朝中期这一百年,北方温暖湿润很少发生旱灾甚至很少下雪。但是到了唐朝中期气候逐渐变冷,北方草原的部族被迫南迁。这客观上壮大了三镇节度使安禄山的实力,为他发动安史之乱提供了条件。
所以相对来说南方还是温暖湿润,所以这也为经济重心向南移提供了条件。
小结:
突如其来的安史之乱让大唐在兴盛的道路上戛然而止,直接造成了唐朝由盛转衰。战争、气候、过度开发造成的环境影响都客观上推动了中原王朝的经济重心南移。当然这不是一蹴而就的,之前由东吴、东晋以及南北朝的开发和铺垫;之后再有两宋的承接。到明清时期,王朝的经济重心已经妥妥的事在南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