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美国采取中立政策的实质及影响

2024-05-18 00:50

1. 二战美国采取中立政策的实质及影响

二战初期,资本主义各国均遭受经济风暴的重创,为摆脱经济危机,各国采取了不同的道路,其中,德国,日本意大利等走上了军国主义道路,英国,法国等对德国的侵略行为采取的以他国利益换取自己不受德国军事进攻的政策,这也助长了纳粹的野心,最终都难逃一劫!
美国在经济危机中受到的影响最大,1932年的统计,美国全国仅有25万人的正规军,国内经济经过罗斯福新政后渐渐复苏,美国对轴心国的中立也是一种手段,仿效一战初期,靠出售物资武器赚取经济利益,等待最后时刻选择站队进行致命一击,才符合美国的利益,如果不是珍珠港事件,也许美国会等到45年左右才会参战,总而言之,美国都是两次大战最大的赢家,一战让其成为强国,二战让其称雄世界!

二战美国采取中立政策的实质及影响

2. 美国自二战结束以来对中国政策的演变

二战结束后,美国对华基本政策是扶蒋反共,力图在中国大陆建立一个亲美的政权,并且在军事上援助蒋介石。这一基本政策一直延续到国民党集团退居台湾。
对中国的影响:让中国一度无法发展。

第二次世界大战(World War II,简称二战,亦可称世界反法西斯战争)。1939年9月1日—1945年9月2日,以纳粹德国、日本帝国、意大利王国为首的法西斯军国主义国家为轴心国一方,以三巨头美国、英国、苏联为首的反法西斯国家同盟国为另一方,进行的第二次全球规模的战争。

3. 二战后美国亚太政策的表现

二战后美国全球战略的目标是谋求“世界领导地位”和“按照美国的构想塑造世界”。苏联、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被认为是阻碍美国实现这两大目标的主要因素。因此,战后美国对外战略主要围绕反共和争霸展开。但受制于国际形势变化和自身实力消长,美国的全球战略在不同时期呈现出不同特点: 
⑴杜鲁门政府(1945-1953)的“遏制”战略 
遏制战略是战后美国对外战略的一次重大转变,标志着美国战略质的转变和飞跃,表明美苏已由战时合作走向战后对立和对抗,它奠定了战后几十年美国称霸世界战略的基础。为全面实施“遏制战略”,美国推出“马歇尔计划”,并建立北约,还在东亚和东南亚形成了针对中国的战略包围圈。 
⑵艾森豪威尔政府(1953-1961)的“艾森豪威尔主义” 
军事上,艾森豪威尔政府提出了对付社会主义国家的“大规模报复战略”。 
⑶肯尼迪、约翰逊政府(1961-1969)的“和平战略” 
“一手拿箭,一手拿橄榄枝”的“和平战略”,其实质就是运用和平与战争的反革命两手策略,在社会主义国家搞和平演变,在亚非拉地区推行新殖民主义。在军事战略上,实行“灵活反应战略”。 
⑷尼克松、福特政府(1969-1977)的“尼克松主义” 
所谓“尼克松主义”是指在美国实力地位严重削弱,国际战略地位下降的情况下,为了保住美国的霸权地位而提出的一整套外交思想和对外战略。尼克松主义有三大支柱:“伙伴关系”、“实力地位”和“谈判”。 
尼克松主义的内容有:①把建立同盟国的“伙伴关系”作为美国对外政策的基石,要求盟国在政策上协调一致,共同对付苏联;在经济上相互让步,帮助美国渡过难关;在军事上共同分担军费和防务责任。②以实力为后盾,以谈判为手段,通过谈判制约苏联,维持美苏之间的均势。③利用中国制约苏联,积极打开对华关系大门。④在第三世界缩短战线、加强重点。 
尼克松主义的实质是美国霸权地位衰落的产物和表现。它是在美国处于战略守势的不利情况下提出的,目的是为了继续维护美国全球霸权。 
⑸卡特政府(1977-1981)的“世界秩序战略”。 
卡特政府初期延续尼克松主义,上台后提出了“世界秩序战略”,其主要内容包括:① 加强日美欧三边合作关系。②把美中关系作为美国“全球政策的一个中心环节”,推进关系正常化,谋求建立抗苏的战略合作关系。 ③ 把缓和东西方关系作为“首要目标”,强调以经济力量和道义力量对付苏联的扩张。④重视人权外交。 
⑹里根政府(1981-1989)“以实力求和平”的对外战略 (“里根主义”) 
面对美国的内外交困,里根提出了“重振国威”、“扩军抗苏”的口号。制定了“星球大战计划”,谋求对苏联的战略优势,在经济上拖垮苏联。在军事上提出了“新灵活反应战略”,并对苏联推行强硬政策,同苏联进行军备竞赛。此外,努力恢复对西方的领导,以实现反苏的总战略。这些都标志着美全球战略跨越了战后对苏联单纯遏制的范畴,进入了一个主动进攻、灵活反击的新阶段。 
⑺老布什政府(1989-1993)的全球战略 
这一时期,美国的全球战略有了很大变化:第一,提出超越遏制战略,意图实现将苏联东欧纳入西方体系。第二,提出建立欧洲新格局,实质是确保在欧洲的利益。第三,提出“世界新秩序”的主张,实质是要在美国的领导下按照美国的价值观改造世界。 
⑻克林顿政府(1993-2001)的“参与和扩展”战略 
这个战略有“一个目标”、“三个支柱”。“一个目标”就是在全世界巩固和扩大美国的“领导地位”,即美国的世界霸权。为此,要防止潜在的战略对手和新的超级大国,重点遏制有那些有潜力成为全球大国的国家,如中国和俄罗斯。所谓“三个支柱”,是指经济安全、军事实力、民主人权。其内容是:①把经济问题放在对外政策的中心地位。②突出美国外交中的意识形态因素,在外交中大力推行美国“自由”、“民主”、“人权”等价值观,力图在全球建立一个由美国领导的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世界。③保持强大的军事力量,应付新的安全挑战。 
A.第一任期间 
1993年1月13日,国务卿克里斯托弗在参议院对外关系委员会提名听证会上提出,冷战后美国“需要设计一项新的战略”来保护美国利益:第一必须促进美国的经济安全,第二必须保持强大的防务力量,第三鼓励正在发生的全球民主化革命,并强调对国外民主和人权的支持能够而且应该是改善美国安全的一项中心战略原则。1月18日,克林顿发表演讲时再次强调,世界已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美国外交政策必须适应这种变化来达到自己的目标,再次强调美国对外政策将建立在上述三个支柱的基础上 
1994年7月,克林顿政府发表上任后的第一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 提出“参与和扩展战略”,表明冷战后美全球战略的理论框架最终确定,标志着美国全球战略基本完成了从“冷战型”向“冷战后型”的转轨。“参与和扩展战略”可概括为:利用冷战后对美国总体有利的国际形势,加强介入和参与国际和地区事务的力度,“扩展自由世界”的疆界,实现美国的“世界领导地位”。 
在第一任期内,克林顿政府虽然提出了“参与和扩展战略”,但其对外政策在国内外仍然受到了广泛的批评。 
B.第二任期间 
美国开始对它在中、近期所处的国际环境和世界主要力量的走向进行评估,并着眼于21世纪的大国竞争,制定了美国面向21世纪的全球战略首次明确提出2015年之后俄罗斯和中国可能成为美国的全球性竞争对手,表明美国对保持独立超级大国地位的中长期前景有所担心。首次提出美国面临着严重的“不对称威胁”的直接挑战,诸如恐怖主义、核武器和生化武器、信息战和环境破坏等。 
克林顿政府执政期间,多极化趋势加速发展,大国关系深入调整,国际战略格局轮廓初现,美国全球战略逐步完成了从“冷战型”向“冷战后型”的转轨,并确立了面向新世纪的全球战略的基本架构。这个转变基本上是以1993年的“扩展战略”和1994年的“参与和扩展战略”为起点,结束于1997年的“塑造—反应—准备”三位一体新战略构想。面向新世纪的美国全球战略,成为克林顿政府留给小布什政府的最大的外交遗产。 
⑼小布什政府(2001年1月至今)的“单边主义”政策和“先发制人”战略 
小布什上台后,采取的对外政策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奉行单边主义政策,谋求建立美国霸权地位。②强调军事优先,注重培植美国的军事实力。③注重美国本土安全。④将打击国际恐怖主义作为小布什政府对外政策的中心任务。⑤美国的全球战略进一步向亚洲太平洋地区转移。⑥2003年3月,美国未经联合国同意,发动针对伊拉克的战争,意在控制中东石油,在中东推行美国式的民主,塑造中东地区新格局,影响国际政治。⑦提出先发制人战略,对“无赖国家”和恐怖分子进行“先发制人”的打击。 

从以上各个时期的变化不难看出,称霸全球的“霸权主义”是政策中的一条主线,核心还是美国的国家利益。随着历史的发展,美国逐步接近于称霸意图。就目前来看,中、俄的崛起,日本和西欧的发展以及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振兴,依然是美国称霸世界难以逾越的阻碍。美国为突破障碍,采取了发挥其军事上的优势,控制全球战略要地;拉拢部分资本主义强国;利诱对其有利害关系的发展中国家;压制其潜在对手等措施。

二战后美国亚太政策的表现

4. 美国实行中立政策的实质和影响

您好  亲亲~ 很高兴能为您解答这个问题呢。美国实行中立政策的实质和影响如下:资本主义各国均遭受经济风暴的重创,为摆脱经济危机,各国采取了不同的道路,其中,德国,日本意大利等走上了军国主义道路,英国,法国等对德国的侵略行为采取的以他国利益换取自己不受德国军事进攻的政策,这也助长了纳粹的野心,最终都难逃一劫!美国在经济危机中受到的影响最大,1932年的统计,美国全国仅有25万人的正规军,国内经济经过罗斯福新政后渐渐复苏,美国对轴心国的中立也是一种手段,仿效一战初期,靠出售物资武器赚取经济利益,等待最后时刻选择站队进行致命一击,才符合美国的利益,如果不是珍珠港事件,也许美国会等到45年左右才会参战,总而言之,美国都是两次大战最大的赢家,一战让其成为强国,二战让其称雄世界!【摘要】
美国实行中立政策的实质和影响【提问】
您好  亲亲~ 很高兴能为您解答这个问题呢。美国实行中立政策的实质和影响如下:资本主义各国均遭受经济风暴的重创,为摆脱经济危机,各国采取了不同的道路,其中,德国,日本意大利等走上了军国主义道路,英国,法国等对德国的侵略行为采取的以他国利益换取自己不受德国军事进攻的政策,这也助长了纳粹的野心,最终都难逃一劫!美国在经济危机中受到的影响最大,1932年的统计,美国全国仅有25万人的正规军,国内经济经过罗斯福新政后渐渐复苏,美国对轴心国的中立也是一种手段,仿效一战初期,靠出售物资武器赚取经济利益,等待最后时刻选择站队进行致命一击,才符合美国的利益,如果不是珍珠港事件,也许美国会等到45年左右才会参战,总而言之,美国都是两次大战最大的赢家,一战让其成为强国,二战让其称雄世界!【回答】

5. 美国实行中立政策的实质和影响

。英、法及幕后它们支持的美国,妄图以牺牲捷克斯洛伐克为代价,在欧洲实现“普遍绥靖”,求得“一代人的和平”,实质上是推动德国进攻苏联。历史证明,绥靖政策是一种纵容战争、挑拨战争、扩大战争的政策。它无法满足法西斯国家的侵略野心,却鼓励了侵略者冒险,加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摘要】
美国实行中立政策的实质和影响【提问】
[开心]您好,亲,很高兴回答您的问题,帮您查询到:中立政策的另一个名词就是绥靖政策,实际上中立政策是不中立的,对法西斯国家有着纵容的作用。【回答】
绥靖政策(policy of appeasement),也称姑息政策。一种对侵略不加抵制,姑息纵容,退让屈服,以牺牲别国为代价,同侵略者勾结和妥协的政策。【回答】
。英、法及幕后它们支持的美国,妄图以牺牲捷克斯洛伐克为代价,在欧洲实现“普遍绥靖”,求得“一代人的和平”,实质上是推动德国进攻苏联。历史证明,绥靖政策是一种纵容战争、挑拨战争、扩大战争的政策。它无法满足法西斯国家的侵略野心,却鼓励了侵略者冒险,加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回答】
美国在经济危机中受到的影响最大,1932年的统计,美国全国仅有25万人的正规军,国内经济经过罗斯福新政后渐渐复苏,美国对轴心国的中立也是一种手段,仿效一战初期,靠出售物资武器赚取经济利益,等待最后时刻选择站队进行致命一击,才符合美国的利益,如果不是珍珠港事件,也许美国会等到45年左右才会参战,总而言之,美国都是两次大战最大的赢家,一战让其成为强国,二战让其称雄世界!【回答】

美国实行中立政策的实质和影响

6. 美国实行中立政策的实质和影响

您好,很荣幸为您解答。二战初期,资本主义各国均遭受经济风暴的重创,为摆脱经济危机,各国采取了不同的道路,其中,德国,日本意大利等走上了军国主义道路,英国,法国等对德国的侵略行为采取的以他国利益换取自己不受德国军事进攻的政策,这也助长了纳粹的野心,最终都难逃一劫!美国在经济危机中受到的影响最大,1932年的统计,美国全国仅有25万人的正规军,国内经济经过罗斯福新政后渐渐复苏,美国对轴心国的中立也是一种手段,仿效一战初期,靠出售物资武器赚取经济利益,等待最后时刻选择站队进行致命一击,才符合美国的利益,如果不是珍珠港事件,也许美国会等到45年左右才会参战,总而言之,美国都是两次大战最大的赢家,一战让其成为强国,二战让其称雄世界!希望我的回答对您有所帮助~【摘要】
美国实行中立政策的实质和影响【提问】
您好,很荣幸为您解答。二战初期,资本主义各国均遭受经济风暴的重创,为摆脱经济危机,各国采取了不同的道路,其中,德国,日本意大利等走上了军国主义道路,英国,法国等对德国的侵略行为采取的以他国利益换取自己不受德国军事进攻的政策,这也助长了纳粹的野心,最终都难逃一劫!美国在经济危机中受到的影响最大,1932年的统计,美国全国仅有25万人的正规军,国内经济经过罗斯福新政后渐渐复苏,美国对轴心国的中立也是一种手段,仿效一战初期,靠出售物资武器赚取经济利益,等待最后时刻选择站队进行致命一击,才符合美国的利益,如果不是珍珠港事件,也许美国会等到45年左右才会参战,总而言之,美国都是两次大战最大的赢家,一战让其成为强国,二战让其称雄世界!希望我的回答对您有所帮助~【回答】

7. 二战后美国的遏制政策是如何实施的

遏制战略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推行的一种对外战略。1946年2月22日,身为美国驻苏联代办的乔治�6�1凯南向美国国务院发回了一封长达8000字的电文,对苏联的内部社会和对外政策进行了深入分析,提出必须把苏联看作政治上的敌手,采取强硬政策,这为遏制对象奠定了理论基础。1947年3月,美国总统杜鲁门在向国会提出的国情咨文中,提出了以遏制苏联为指导思想的杜鲁门主义,标志着遏制战略的正式形成。 

遏制战略是主张美国在战后国际社会主义运动高涨和西方国家受到严重削弱的情况下,以军事包围、经济封锁、政治颠覆,特别是局部性的武装干涉和持续不断的政治冷战,遏制社会主义国家和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加强对西欧及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控制,为建立美国的世界霸权创造条件。其对20世纪后半叶的世界政治产生了重大影响。

二战后美国的遏制政策是如何实施的

8. 美国为何能在二战前期,始终保持中立?

可以这么说,美国这没做其实是想发战争财。这么做的原因是美国刚刚遭遇了1933年的经济危机,经济受了前所未有的重创,需要不断地资金来提升本国的实力,但与此同时美国军工业是发展得十分迅猛的,所以美国才想出这个政策。

在二战刚开始的时候,美国是宣称中立的,就是不加入任何战争的一方。好让他和其他国家的人做生意。他背地里向英国提供了大量战争物资,同时也向苏联提供过钢铁,在抗日战争时,美国卖给日本一些物品,通过卖物资来大发战争财,不断地提升自己的实力。美国的第二个做法就是让那些没钱战斗的国家贷款,从此来赚高利息。因为战争烧钱太厉害了,有的国家并没有现钱向美国购买武器,美国想出了战争贷款的做法。在这样的情况下,各种黄金白银等有价证券统统的流入到了美国,这使美国成了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

之后日本海军的航空母舰舰载飞机和微型潜艇袭击美国夏威夷基地珍珠港以及美国陆军和海军在瓦胡岛上的飞机场,从而使美国加入了太平洋战争中。如果不是这次事件的发生,或许美国已经赚了个底朝天。而且当时德国与日本都有想要战争的对象,所以,美国可以保持中立一段时间,但最后还是被日本的野心所打败。


不管怎么说,美国能中立更是实力的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