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采访常识

2024-05-20 05:02

1. 记者采访常识

1.记者采访的常识和技巧 
 一、好奇和怀疑 好奇是获取新闻线索的源泉 好奇是收集更多新闻事实和深入事实本质的动力 怀疑是获取新闻线索和深入报道的需要 怀疑更是保证新闻准确、客观的需要 二、如何选择信源(采访对象) 根据主题确定信源 事实性采访 一级信源:当事人、目击者 二级信源:调查者、调查报告、权威机构、 *** 组织、官员 评论性采访 一级信源:官员 二级信源:专家、学者 三级信源:普通人 分析性信源 信源:专家、学者、媒体界人士 信源和采访的陷阱: 不可靠的新闻源 信源见木不见林,或忽略了重要的细节 为了某种事业或利益而接受采访 为了个人出风头 一面之词 三、说服与获得采访机会 采访就象学开车,一开始有点害怕而且很难。
 
 但是经过联系,平顺地起动,打信号灯、换挡,控转方向盘,查看仪表器,变得自然。如果你会怕靠近陌生人,他们就很可能会拒绝回答。
 
 “你丢出去什么,你就得到什么响应”。 什么样的人容易接受你的采访?——闲人 如何说服: 1、组织上的安排,最大!! 2、找中间人介绍 3、电话、写信或其他途径暗示他“你不接受我的采访是你的损失”(注意态度)做足功课,看看原来的采访记录,找找看还有没有他从来没有说过的话题;(他的兴趣是什么??) 四、如何提问 提问的分类: 1.开放式提问 ——是指提出比较概括、广泛、范围较大的问题,对回答的内容限制不严格,给对方以充分自由发挥的余地。
 
 这样的提问比较宽松,不唐突,也常得体。特点:常用于访谈的开头,可缩短双方心理、感情距离,但由于松散和自由,难以深挖。
 
  
 
  2.闭合式提问 ——是指比较具体、明确、范围较窄的提问,要求对方回答只能限于提问的具体内容。特点:闭合式提问易突破,常用于深入追问或查证、核实,以及转换话题,也往往比较敏感,要注意提问的角度和口气。
 
  不要只问那种只能用“Yes”或“No”来回答的问题。记者的问题应该争取从被采访者那里获得鲜活的直接引语和细节;获得被采访者对事件的描绘或解释“怎么回事”“怎么会是这样” 最好的提问应该是“闭合式”和“开放式”很好的结合: (1)记者采访水平高低的试金石。
 
  (2)善问才能取得有新闻价值的材料。 (3)善问能提高采访效率 提问的方式 正问。
 
 即正面提出问题,开门见山,干净利落,一般适用于一是记者熟悉的人;二是文化层次高、社会经验丰富的干部、学者;三是有事情的朋友。 侧问。
 
 也叫迂回法。记者提问从侧面入手,经过迂回,绕绕圈子,然后才回到正题。
 
 比较适合于不善于谈话的采访对象。比如先从天气、共同兴趣等谈起(用破冰船起航P130) 反问 。
 
 又称激将法。采访对象由于某方面的原因,不愿意回答,记者则从相反的方面提出问题,促使对方思考,不回答不行。
 
 这种形式常见于谦虚不想谈、有顾虑怕谈或自恃地位高而不屑谈的采访对象 追问。记者循着对方谈话的线索,紧紧追问下去,问个“水落石出”,“打破沙锅问到底”。
 
  问话方式不要让信源感到紧张,说服对方跟你聊天; 问相关的问题、问有针对性的、有意义的问题;问读者、公众关心的问题 问聪明的问题(多数被采访者愿意跟一个聪明的和了解情况的记者交谈,而不愿跟一个自作聪明的人或傻瓜交谈); 提的问题要让被采访者感到你是公正的 提的问题要设法触发被采访者的荣誉感和自豪感;要让信源感到他是这方面的专家,有社会影响和威望,感到他是作为专家被采访的;要让信源感到他在为社会公众事业服务; 要让被采访者感到,他不回答你的问题,有损于他的公众形象;要让被采访者感到在伸张正义;要让被采访者感觉到他的意见对公众很重要;在采访中发现新的问题:发现更新的、更重要的或有争议的问题;发现错误或者被采访者试图掩藏的问题。记者要有充分的准备,只有好的提问,才会引来惊人的信息。
 
 被采访者不愿意同不熟悉情况的或愚笨的人讨论深奥的问题,或讲出可用作直接引语的连珠妙语来。 提问的顺序: 先写下问题清单,有逻辑的排列,以防在采访中忘记了问题; 按问题重要性排列,以防采访时间到了,最重要的问题还没有来得及问; 令采访者个人难堪的问题放在采访的最后,因为到这个阶段,记者与被采访者已经建立了某种相互信任的关系。
 
 (即使在这个时候,被采访者决定终止采访,记者也已经获得了所需要的基本重要信息)。 采访问题的设计: 你的读者会问什么样的问题?而不是被采访者愿意回答什么样的问题; 最新的事实、最重要的事实、公众最感兴趣的事实?问题要简短、直截了当、具体; 不要提模糊、抽象、概念性的问题。
 
 问题越具体、越能获得具体的数字、事实; 不问浪费时间的无意义的问题;不问大家都知道答案的问题; 不问令被采访者难堪或显示他愚蠢的问题 不要问有成见或偏见的问题 为了争取被采访者的信任和尊重,衣着要得体。比如,男记者在正式采访时,应西装领带(不能象电视摄像或摄影记者那样衣着随便)。
 
 你的衣着表明你重视被采访者、尊重被采访者。你尊重他,他就会尊重你。
 
 否则,他就不会给你很多采访时间; 采访一定要守时; 重要的采访在开始时,不妨与被采访者轻松地交谈几句,使被采访者放松警惕; 记者要控制。
  2.新闻记者采访时应该注意哪些细节问题 
 当一名记者,尤其是当一名好记者,除了在学校学到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以外,还需要具备什么样的素质? 新闻记者应该具备的素质包括:不断学习的习惯;追求真相的执着;客观公正的态度;准确朴实的文风;甘于吃苦的精神;丰富广博的学识;宽容善良的情怀;尚俭守德的品格。
 
  记者的素质绝不是天生的和不用经过培养的,一个成功的记者所必备的素质大都是后天获得的,而并非遗传。从我们以上所说到的记者素质看,除了悟性可能有遗传因素外,其他的都是通过后天的培养与训练才能做到的。
 
 当然,这种培养与训练有很多方法和渠道,在实际工作的实践中训练是最好的方法,这里提出三条: 第一条:就是坚持每天写作,至少写1000字,写什么内容在这里并不重要,关键是不要停笔的写。无论大家在哪家媒体工作,不管是电视台,还是报社,文字写作能力都是对一个记者最最基本的要求。
 
 作为职业记者,最低的要求就是要能够很容易地将你采集到的新闻和你对新闻的思考,用文字顺畅地表达出来,传达给受众。如果连这一点都做不到,这个记者是做不好的。
 
  任何事情都有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没有量的积累不可能有质的飞跃。写作是记者的基本功,也是看家本领,必须要不间断地练习才行。
 
 其实,具体写什么并不重要,重要是必须强迫自己不停地写,以此训练自己的思维和文字表达能力。即使今天没有采访任务,也没有什么稿件需要交,那么,也不要让自己的笔停下来,你可以抄一段书,可以给朋友写一段话,可以将自己的一些感受记下来,等等。
 
  第二条:坚持每天看新闻,至少细看十条。将每天的你认为重大的新闻事件记下来。
 
 而后,对一些持续发展的新闻事件跟踪看下去,既看事件的进展,也看媒体对事件报道的方法和步骤,从中体会新闻写作的一些规律。 记者工作离不开信息采集,在平日里就应该让自己始终不脱离新闻信息的海洋,现在有了互联网,可以说新闻信息获取已经变得很容易了。
 
 世界上每天发生的大事,几乎都可以在网上找到图文并茂报道。比如最近有关禽流感的新闻,有关萨达姆受审的新闻。
 
 大家通过查阅相关新闻报道和评论,就可以了解到禽流感在整个国际上是什么样的,各国都是怎样处理这种事件的,从中我们可以学到很多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 第三条:坚持对同源新闻进行对比,从中总结新闻采写的规律性的东西。
 
  经常作同源新闻的比较分析,对我们提高新闻采写水平是十分有利的,这要从两个层面来说。 一个是从记者个人修炼的层面来说,通过同源新闻对比,我们可以看到不同的记者对同一新闻题材的不同处理手法,包括角度的选择、材料的取舍、行文的组织等方面的不同,继而从中发现哪一点是自己采访中所遗漏的,哪一点是自己所没有想到的,哪一点是自己今后可以借用的。
 
 这是一个不断的积累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最重要的是要做一个有心人,要善于对新闻事件、新闻报道做比较,并通过经常性的、有意识的比较去发现其中的不同,从中培养自己比较分析、吸取营养的能力。 如果我们在日常的生活和采访中,时时留意事件之间、新闻作品之间的不同,甄别其优劣,当然这里的优劣是个人的判断,然后根据判断结果取优汰劣,久而久之,养成习惯,对自己的发展就是一种帮助,对自己的修炼就是一种积累。
 
  在做同源新闻对比时,要不断地问自己三个问题:记者为什么要写这条新闻?记者在这条新闻中写了什么?记者是按什么结构和顺序写这条新闻的? “为什么要写”解决的是确定新闻主题,新闻是报道客观事实的,但绝不是有闻必录,这里边有一个记者对所报道的事件和内容的选择,即使记者对所报道的事实不加一句评论,但面对形形 *** 的事件,为什么报道此事而不报道彼事,这个为什么当中就隐含着主题。 “写什么”解决的是材料的选择和舍弃的问题,写新闻并不是简单地把事件的过程平铺直叙地说出来,而是应该选择其主要的一点或几点突出放大。
 
  “怎么写”解决的是叙事框架和叙事方式的问题。这里所说的叙事框架不是新闻的结构,而是在新闻写作过程中所需要涉及的所有的环节、范畴,包括不能逾越的事实边界。
 
 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新闻要遵从“全面、客观、公正”的理念,这些都是大家了然于心的概念。问题是,如何将这些概念、理念落实到一次具体的新闻采访过程中,落实到具体的写作环节上。
  3.采访知识都有哪些 
 1、新闻采访的重要性。采访是新闻的基础、报道的依据,新闻则是采访的结果。没有采访,新闻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2、采访的种类很多,与初学者关系密切的,有直接采访、间接采访、谈话采访(口头采访)、观察采访(目击采访)、书面采访等。
 
 3、要系统学习新闻理论,同时,要特别关心当前的形势,以及党的重大决策。
 
 4、要学习相关业务知识。
 
 5、要积累知识资料。采访范围内的行业和人物,应经常积累材料,收集有关专业知识,有关单位或行业的基本情况,形成适应新闻报道的最佳知识结构,最好是建立起自己的资料库。
 
 6、制定采访提纲,采访提纲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简单的采访提纲,拉出骨架就可以了,不用很细,这种简单的采访提纲到实际中可能还会有很大变化;另一种是专题采访提纲,这就需要有个总体设计,规定好总的采访目的和要求,以及各单项目的和要求,确定好采访对象,明确召开哪些类型座谈会,等等。
  4.记者采访技巧是什么 
 1、提问,是采访成败的关键。采访提问是艺术新闻采访,不可轻视。提问一定要看采访对象、新闻事件性质和场合。如何掌握提问这门艺术呢一是分层次提问;二是问话要抓住对方心理;三百是注意一些不该提问的问题。
 
 2、在采访中听介绍的时候,一定要边听边动脑分析,尽量启发被采访者多谈一些与新闻有关的素材。一是要善于度启发交谈者讲话的愿望;二是要善于抓住中心问题;三是要善于抓住细微的变化。
 
 扩展资料
 
 采访注意事项
 
 1、掌握回与采访内容有关的基本情况和资料。
 
 2、翻阅与报道有关的文件及历史和现实资料。
 
 3、注意第一印象,采访按时赴约,举止文雅,彬彬有礼,态度应端正、诚恳、衣着整洁。
 
 4、用身体的动作表示对采访对答象的理解,采用接近被采访者身体的位置以便增加彼此的亲切感。
 
 5、采访中要努力与采访对象交流思想,在推心置腹的交流中建立知心朋友关系才能把采访引向深入。
  5.小记者应具备哪些礼仪知识 
  一、当一名小记者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一)要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和全心全意为伙伴服务的思想作风。
 
  (二)要有扎实的文化功底和文字表达能力。 (三)学习掌握新闻写作,熟悉了解新闻规律业务,掌握新闻工作者具备的技能。
 
 二、当一名小记者应具备的礼仪知识: 只有当一名受欢迎的小记者,才能获取更多、更新、更有新闻价值的新闻。受欢迎的小记者要做到“五个学会” (一) 学会交往 认识的朋友越多,新闻线索越多。
 
 朋友可以是自己的同龄伙伴,也可以是亲戚长辈,还可以是社区邻居。 (二) 学会观察 小记者要有一双“新闻眼”,每到一个地方留心观察周围的环境,观察人和事,看到什么与众不同的地方或发现哪些变化,经过思考、分析、判断是否有新闻。
 
  (三) 学会聆听 小记者要有一双“新闻耳”,除了每天看电视、听广播、还要注意听老师、同学、家里人的谈话,从中挖掘出一些反映人们思想动态的新闻。 (四) 学会记忆 作为一名小记者,首先要在生活中学会运用形象记忆法进行记忆。
 
 用形象法记住采访对象一言一行,这将会给人留下好的印象,才愿意接近你,向你倾诉。 (五) 学会欣赏 首先要欣赏自己,树立信心,喜欢自己;还要学会欣赏别人,喜欢他人。
 
 多用大拇指,少用食指。 (六) 学会感谢 记者在采访时,先要有礼貌的向我有一头小懒猪介绍自己的身份和姓名,在征得被采访者同意后才进入话题。
 
 采访结束后,要向被采访者表示感谢,这也是少先队员必须养成的十个道德好习惯之一——及时感谢别人的帮助。对曾经培育过自己的良师益友更要学会感激。
 
  (七) 学会参与 小记者不仅要采访活动,更要参与活动,从中获得亲身感悟——这也就是被我们称之“体验式采访”的采访形式。
  6.现场采访需要注意什么事项 
 人物专访的提问技巧- - 人物专访,是记者请新闻人物就专门性的问题进行解答的一种方式,是记者带着目的对有关人士进行专门的采访。
 
 是以记者同人物的谈话为主取得直接材料并穿插背景材料而成的一种特殊通讯。它比一般报道要详细而生动。
 
 专访中少不了采访对象、记者两个因素。专访的特点在一个"专"字,重点是一个访。
 
 人物专访既强调新闻性、政治性又要强调其可读性。相对于其它新闻形式,人物专访可读性具有亲和力。
 
 因此,为受众所喜闻乐见。 人物专访难写在于人们对其要求和关注程度高。
 
 人物专访难写在于如何不流于平淡、所写人物有鲜明特点。如果读者看完后能记住这个人物,并与其他人物区分开来,这就可以说是一篇成功的人物专访。
 
 而鲜明的人物、典型的事例,生动的细节都取决于采访的成功与否。记者与被采访者的交谈沟通是最重要的一个途径。
 
 采得好采得细,对人物就有较为深刻的了解和认识,就能够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从而发现人物的闪光点和与众不同之处,才能更加准确地提炼主题,让读者想看、爱看,觉得可信、可亲、可学。采访失败,就是再精心运作,也写不好。
 
 采访的好坏,记者提问的技巧尤为重要,问题提得好、提得准有助于打开采访对象的话匣子。 笔者认为目前记者在提问中容易出现以下几点不足:一是提问过大过空,让被采访者不知如何回答。
 
 一些记者采访还是喜欢"你有什么感想"等"老三问"套话。二是记者口头表达能力差,提问不能简明扼要。
 
 问话让采访对象不得要领,一些记者轻问重写,提问辞不达意,他们往往笔头功夫过硬,嘴上功夫不行,在认识上还有偏见:认为注重口才是讲花架子,不务实。笔者经常能看到一些记者提问,说了好多话绕不到主题上,如问一个农民企业家,下一步的打算,是否有意于资助农村教育。
 
 说来说去,不仅把被采访者说糊涂了,连记者自己也不明白说了什么。三是记者的采访态度不端正,也有学识有限。
 
 有的记者提问时信口开河,对对方回答不理解,使对方在心理上产生反感,从而与记者拉开了心理距离。这些都在无形中影响了采访对象的谈话情趣。
 
  被采访对象容易出现下面几种情况:一、主观上是配合采访的,但却由于紧张或激动总是开不了口。来自基层的农牧民、工人容易出现这种现象。
 
 二、消极应付采访。虽然开了口,却总是偏离主题,或有意识地回避记者某些敏感问题。
 
 三是采访对象牵引着记者跑,被采访者信马由缰,一泻千里地讲下去,记者不能控制局面,采访费了不少时间,看似记了一大堆,要用的却不多,既费时又费力。 针对以上一些不足和问题,笔者依据自己肤浅的经验,提出以下几点建议,供同行探讨。
 
  一、事先围绕主题设计一些重要问题。在采访过程中,记者要确立主题,围绕主题事先精心设计几个问题。
 
 一些问题可以现场发挥,但关键的问题一定要做准备。记者在采访前主题明确既可保证采访有的放矢,也能减少时间浪费。
 
 记者必须要有几个直奔主题的问题,事先要有充分的估计,不打无准备之战。有些口才不太好的记者,用这种方法,效果更好。
 
 一是可以做到心中有底,临阵不会慌乱。二是也可以事先练习问话。
 
 几个问题其实也就是采访的大纲和思路。有助于记者控制局面,把采访者引到主题上来。
 
 笔者在采访一个商界女强人时,这个女企业家见多识广,表现欲望很强,话很多却总跑题。笔者事先设计的几个问题就用上了,一跑题,就用一个问题把她问回来。
 
  二、用内行话提问。行家伸伸手,就知有没有。
 
 记者张嘴一问,被采访者就能听出来,你对他的事情了解不了解,你对他的工作认识程度有多高。记者问外行话,很难获得被采访者的认同,也就无从深谈,记者也就难以探寻到被采访者的内心世界。
 
 记者要与采访对象交朋友,触及他最敏感的神经,探索其心灵。最容易找的共同语言就是采访对象的行业话题。
 
 这对于采访性格内向、腼腆、有胆怯心理、不易开口的采访对象有效果。记者可以提问一些他所熟悉的话题来引导他开口,最简单就是和农民谈他的庄稼施了什么肥;和牧民谈产了几只冬羔;和司机谈车的型号性能。
 
 当然千万不能不懂装懂,冒充内行。如记者采访下岗再就业典型,采访对象是做针织品的。
 
 笔者以前曾长期采访纺织行业,对针织较为了解,采访时顺口说出氨纶、细螺纹针、圆形织机等专业用词,让采访对象很惊喜。她认为对她的行业很看重,无形中缩小了心理距离。
 
 这次的采访用了8个小时,采访对象把想说的不想说的都说了出来,情况掌握得细、全,通讯写出来就真、有感染力。 三、提问轻松话题,安定采访对象情绪。
 
 对一些由于激动或紧张不能很快进入状态的采访对象,为了让他们情绪安定下来,记者可以先谈与主题无关而又轻松的话题。通过轻松话题让对方放松情绪,尽快缩短两人之间的心理距离。
 
 一盆花、一段经历,对一个问题的看法,或对方的兴趣爱好都可以成为提问的话题。笔者在采访中常采用这种方法。
 
 有次采访一位英勇牺牲的警察妻子,警嫂心情总平静不下来,笔者就问有关他们女儿的事情,从年龄问到女儿对父亲的死如何说的、如何想的。然后就引到了采访的主线上来。
 
 在采访残疾音乐家。
  7.现场采访需要注意什么事项 
 现场采访是节目主持人必备的素质和基本技能。
 
 要想把现场采访做好,应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采访前的准备 (一)了解和采访有关的情况,掌握必要的资料。大到大政方针,小到新闻背景、事件的来龙去脉等等。
 
 (二)了解采访对象。通过第二手材料,对采访对象进行充分了解,并善于分析掌握其心理。
 
 对一些即兴式的采访,应根据现场的气氛环境、人们对节目的反应,选择有代表性的采访对象,这对采访的成功具有重要的作用。(三)设计采访提纲。
 
 根据节目的主题,确定最佳的采访角度,拟定一个与采访对象谈话的提纲。(四)精心设计采访的第一句话。
 
 节目主持人现场采访的第一句话是十分重要的,甚至关系到采访能否顺利地进行下去。采访的第一句话,应尽量具体一些,提出的问题小一些,最好不提“有什么感想”之类的“开放式”问题。
 
 要抓住采访对象和受众感兴趣的“焦点”做突破口,引发开去,使采访不断深入、展开。 二、运用好提问的技巧和方法 (一)不同的环境与场合,不同的采访对象,要求采访者有不同的提问、语气。
 
 在严肃、庄重的场合或采访重要人物、外宾,提问言语要精炼、准确,仪态、语气要庄重、严肃、认真,给人可信、可靠、愿意沟通的感觉。在处理较轻松、明快的新闻时,就可以选用生动、活泼的话题,以亲切、随和的语调,让观众在轻松、愉悦中了解人物和事件。
 
 而在突发事件的报道中,提问的节奏应加快,所提问题要直冲要害,以增强报道的时效性和现场感。(二)根据情况灵活运用提问方法。
 
 正问法:从正面提问,直截了当、开门见山提出问题。设问法:提出一些假设性的问题,以启发引导采访对象,谈出其某方面的真实感受,并使采访向深层发展。
 
 还有反问法、追问法、潜问法等等。(三)提问要尽量具体。
 
 只有具体的发问,才能得到具体、有意义的回答。(四)提问应该具有引导性。
 
 去年大庆市让胡路改造工程刚刚结束,我们采访了几个有代表性的人物。在采访出租车司机时,对话是这样的:“师傅,您经常跑这条路吗?”“是的。”
 
 “这条路以前是个什么样?”“以前啊不能提,到处是坑,晴天是灰,雨天是泥。以前我根本不想跑这条路。
 
 现在路修好了,在这条路上跑心情也舒畅多了。”把司机的真实感受直接传达给观众,增强了新闻的可信性。
 
 (五)提问要有深度、有意义。主持人还应善于揣度采访对象的心理,在采访过程中发现更多更重要的新闻脉络,及时掌握提问的方向,深入发掘新闻价值。
 
 (六)注意倾听、及时反馈。主持人要聚精会神地倾听。
 
 根据对方谈话的内容、神态、语调、口气等,作出各种合乎情理的反馈。这种反馈,或点头示意,或眼神表情,都会给对方以积极影响,形成一个融洽的谈话气氛,使谈话层层深入。
 
  三、要重视现场采访中的屏幕形象 (一)镜头前要有适当的表现欲。主持人在镜头前对新闻事件本身要有一种能动的反映,还要善于控制情绪,根据新闻的不同体裁,该高昂时高昂,该平缓时平缓。
 
 要使用口语和个性化的语言,以展现个性魅力。(二)要善于总结经验。
 
 历经不同的新闻事件、不同的环境、不同的采访对象,都是一个新的挑战,主持人要善于总结其中的成功经验和失败的教训,为更好地树立出镜形象丰富自己。(三)加强文化知识和道德修养。
 
 包括一个人的知识水平、审美情趣、表达能力、思维方法、对问题的洞察力等,主持人的言行举止要符合新闻工作者的道德规范。

记者采访常识

2. 记者平时采访的手段

亲,很高兴为您解答。记者平时采访注意情感的铺垫。正面提问的开门见山,并非直接生硬地发问。.防止提问过于直白。过于直白的提问,往往显得十分生硬,容易造成采访对象的心理排拒,难以获得有价值的信息和材料,而且还会给人一种笨嘴拙舌的感觉。善于处理谈话跑题。如果对方谈话跑了题,谈的又是一般性的内容,记者仍要耐心倾听。不可随意打断对方的话,或表现出烦躁情绪,以免损伤对方的自尊心和感情,引起对方的不满。这也是记者缺乏修养和无能的表现。此时,记者可以采取多种方式,自然而又有礼貌地把谈话引到正题上来。如果采访对象一再跑题,而且表现出对另一个话题更有兴趣,记者就要考虑自己的采访提纲是否妥当。【摘要】
记者平时采访的手段【提问】
亲,很高兴为您解答。记者平时采访注意情感的铺垫。正面提问的开门见山,并非直接生硬地发问。.防止提问过于直白。过于直白的提问,往往显得十分生硬,容易造成采访对象的心理排拒,难以获得有价值的信息和材料,而且还会给人一种笨嘴拙舌的感觉。善于处理谈话跑题。如果对方谈话跑了题,谈的又是一般性的内容,记者仍要耐心倾听。不可随意打断对方的话,或表现出烦躁情绪,以免损伤对方的自尊心和感情,引起对方的不满。这也是记者缺乏修养和无能的表现。此时,记者可以采取多种方式,自然而又有礼貌地把谈话引到正题上来。如果采访对象一再跑题,而且表现出对另一个话题更有兴趣,记者就要考虑自己的采访提纲是否妥当。【回答】
记者平时有什么要注意的【提问】
亲亲,记者的举止、情绪、衣着,甚至怎样记笔记、递话筒等对采访都要注意。【回答】
1要注意交往中的礼貌 ,不能自以为是。盛气凌人。2注意提问要得体。不唐突、不鲁莽、不咄咄逼人,不要不合时宜地提问.特别对于一些敏感的、涉及他人隐私的话题,3 注意倾听、记录。不要随意打断,也不要东张西望、心不在焉、打呵欠或玩手上的笔等。4认真倾听的姿势、关注的眼神、善意的微笑等,传达给对方的是肯定的信息,对方得到这种反馈,就会更有兴致地往下说。【回答】

3. 记者平时采访的手段

亲,您好呢记者采访的基本方法和手段 第一节 采访的基本方法 从记者获取信息的方式上分为访问、观察。 从记者身份是否公开上分为显性采访、隐性采 访、体验采访。 一 访问 访问是以交谈或问答的方式获得新闻事实的采 访的基本方法。 访问的特点:是双向交流与合作 怎样促进双方交流与合作? 1、打开访问对象的大门 2、打开访问局面 二 观察 观察是记者现场采访通过察看了解事件的进程 和结果,获取第一手材料的方法。【摘要】
记者平时采访的手段【提问】
亲,您好呢记者采访的基本方法和手段 第一节 采访的基本方法 从记者获取信息的方式上分为访问、观察。 从记者身份是否公开上分为显性采访、隐性采 访、体验采访。 一 访问 访问是以交谈或问答的方式获得新闻事实的采 访的基本方法。 访问的特点:是双向交流与合作 怎样促进双方交流与合作? 1、打开访问对象的大门 2、打开访问局面 二 观察 观察是记者现场采访通过察看了解事件的进程 和结果,获取第一手材料的方法。【回答】
直面采访,记者直接面对采访对象进行采访;视觉采访,用眼睛采访;书面采访,记者在同采访对象不能面对面交谈的情况下,通过书面提问的形式进行采访;体验式采访,记者参与被报道者的生产实践和工作实践,在体验中采访;电话采访,记者通过电话同采访对象对话,采访新闻。1、直面采访指记者直接面对采访对象进行采访,或称面对面采访。特点是记者通过口头提问,用一问一答的形式,了解客观情况,搜集新闻素材。这是最早出现的一种采访方式,也是现在用得最多的一种。2、视觉采访即用眼睛采访。优秀的新闻工作者追求的是细致的观察、具体的描写。3、书面采访指记者在同采访对象不能面对面交谈的情况下,通过书面提问的形式进行采访,得到书面答复。可以突破时空界限,在同一时间内采访不同地区、不同国家的许多人。4、体验式采访即记者参与被报道者的生产实践和工作实践,亲身体验他们劳动的酸甜苦辣,并在体验中进一步采访。5、电话采访即记者通过电话这种现代化的通讯工具,同采访对象对话,了解情况,采访新闻。【回答】

记者平时采访的手段

4. 记者的采访稿怎么写

 记者的采访稿怎么写
                      记者的采访稿怎么写,善于倾听的记者往往更容易有丰厚的收获,也更容易与采访对象沟通。在采访过程中,一定要胆子大,表现落落大方,下面来看看记者的采访稿怎么写。
    记者的采访稿怎么写1    1、抓住核心问题,开门见山,切中要害。这种方法是一开始就提出硬性的、紧扣主题的问题,然后扩展为比较笼统的问题。它适用于采访那些善于言辞、敏于思考、感觉自信的对象。开门见山会让对方觉得你坦率有效率,切中要害可以使对方觉得你懂行,值得交谈。
    2、由浅入深,追问问题,发掘未知的细节。深度报道的提问有许多尖锐的问题,有时难免让记者碰壁,采访对象要么 拘谨不安,支支吾吾,谈不到要害,要么有心拒绝,闪烁其辞,加以敷衍。这就要求记者具备追问的毅力和技巧。可以先用一些宽泛的话题缓解气氛,逐渐引入正题;或旁敲侧击,追本溯源,引出未知的细节。
    3、诱导性的提问,引出生动活泼、论点鲜明的谈话。在诱导性提问中,采访对象得有较好的敏感性,并肯于争辩,而记者则需要掌握好谈话的时机,运用语气、声调或措辞来引诱对方作肯定性回答。
    诱导性提问会产生什么样的结果,取决于记者和采访对象之间建立融洽关系的程度。因为诱导性提问容易使谈话达到互不相让的地步,但只要融洽关系得以保持,便可能引出意想不到的真话。
    4、适度的沉默。沉默也是深度报道采访提问中的一个重要的技巧,因为深度报道的提问多是要点性、针对性、独家类的提问,需要给采访对象留出思考和阐述问题的时间。聪明的记者一般不会打断采访对象的话,这样可能得到直接询问得不到的情况。
    故意地不露声色,有时同样有效。美国著名的电视节目主持人迈克·华莱士说:“我发现,在电视采访中最有趣的做法就是问一个漂亮的问题,等对方回答完毕你再沉默三、四秒钟,仿佛你还在期待着他更多的回答。你知道会怎样吗?对方会感到有点窘促而向你谈出更多的东西。”
    
    5、善于观察与倾听,捕捉采访问答中所不能显现的事实。艾丰提醒所有的记者“在采访时别忘了带上眼睛和耳朵”。我们强调观察和倾听是因为深度报道采访需要记者全身心地投入,许多鲜为人知的原因和珍贵的新闻事实,都是记者调动所有感官包括心灵去感知到的。
    (1)选择正确的视角进行细致入微的观察。这个视角可能是指宏观的,把握事物相互关联的全局视角;也可能是指记者个人情感、思想的视角;还可能是指在现场观察时的微观视角。总之,正确的视角加上细致的观察,会让记者获得准确的、直接的、富有特征的资料。
    (2)做一个有心的听众,邝云妙在《当代新闻采访学》中提出:一名记者,特别是一名老练的记者,应该是最善于倾听的人,而不是喋喋不休的人。的确,善于倾听的记者往往更容易有丰厚的收获,也更容易与采访对象沟通。稍纵即逝的新闻线索,谈话对象的弦外之音,都会因为你的有心倾听而被发掘,对新闻事实的领悟或许就会更接近其本来面目。
    记者的采访稿怎么写2     采访稿有什么独特意义和价值? 
     1.报酬高 
    之前有个企业者在知乎找我给他的企业写一份宣传稿,要求着重刻画他的`奋斗史,开价不低,
    但由于那时的我一个人运营几个平台,忙不过来,也没有往这方向发展的打算,没有接下这个约稿。
    还有一些机构合作的采访稿,报酬也是不少,也就是指定你去采访某个人,然后把他的故事呈现在无数读者面前,进行一个媒体宣传或者包装。
     2.优秀的人就是一本百科全书 
    我们采访的对象一般都是某个行业的领袖或者佼佼者,或者名人,总之层次和社会地位都不低,
    采访这样的人,抛开报酬不说,光是面对面的访谈,就足够我们学习很多东西了,因为优秀的人就是一本百科全书啊。
     3.打造人脉圈 
    就拿猫叔来说,猫叔就是靠采访名人在自媒体圈子打开一片天地的,还因此成为简书首席采访官,
    采访了100个名人之后,他也整合了这些社会资源,开始做企业服务,现在他的咨询费是20万/天。
    做采访,不是只局限采访本身,还可以借此打开自己的社会人脉圈。
    
     4.锻炼自己的胆量口才 
    社交能力
    做采访可不是那么轻松的事情,
    首先你要克服的就是自己的胆怯心理,因为要主动去“搭讪”层级比你高无数水平的人,本身就很容易让人产生恐惧心理,害怕被拒绝,担心在名人面前出洋相等等。
    其次,口才也非常重要,因为采访名人的过程并不是有模板可以套的,需要你随机应变去做出引导和回应。
    最后,这对一个人的社交能力也是考验,
    在从来没有接触的前提下,突然要面对一个陌生人做出一对一的交流,营造轻松的谈话氛围,长期的训练,会让我们跟任何人都能快速建立关系。
     5.丰富我们的人生阅历 
    我觉得,如果能让我去采访到一些很厉害的人,这个牛我可以吹一辈子,这些高光时刻,也会变成生命中吉光片羽的瞬间,
    若干年回忆起来,依然会觉得这些人生片段在时光长河中熠熠生辉吧。
    记者的采访稿怎么写3    人物采访是记者向新闻人物请教具体问题的一种方式,是记者有目的地对相关人员进行专题采访的一种方式。它是一种特殊的传播方式,主要是根据记者与人物的对话,获取直接材料,穿插背景材料。
    它比典型的报告更详细、更生动。在专访中,受访者和记者是两个因素。专访的特点就在“特别”二字,重点是专访。人物访谈强调新闻、政治和可读性。与其他新闻形式相比,人物访谈的可读性具有亲和力。因此深受观众喜爱。
    人物访谈很难写,因为人们对他们有很高的要求和关注。人物访谈的难点在于如何不平淡,所写的人物有鲜明的特点。如果读者看完后能记住这个人物,并与其他人物区分开来,就可以说是一次成功的人物访谈。
    而生动的人物、典型的案例、生动的细节,都取决于采访的成功与否。记者与受访者之间的沟通是最重要的方式。选的好仔细,对人物的认识和理解就会更深,把握人物的性格特点,从而发现人物的闪光点和鲜明的特点,然后你可以更准确地提炼主题,让读者想看、爱看,觉得可信、可亲、好学。
    面试失败,就算是认真跑,也写不出来。无论采访的好坏,记者的提问技巧尤为重要。把问题问得好而准确将有助于打开受访者的对话。
    
    目前,记者提问时容易出现以下不足:
    一个是问题太大太空,以至于被面试者不知道如何回答。有些记者在采访时还喜欢用“你怎么看”等“老三问”的陈词滥调。
    第二,记者口语表达能力差,提问不能简明扼要。提问会使受访者错过重点。有的记者把问题改写得轻描淡写,问题没有表达力。他们往往有很强的写作能力,但他们不擅长说话。有的记者经常提问,说了很多绕不开的话题,比如问一个农民企业家,他的下一步计划,是否打算资助农村教育。毕竟,不仅受访者一头雾水,连记者自己都听不懂。
    第三,记者采访态度不端正,见识也有限。有的记者提问时,口若悬河,听不懂对方的回答,让对方产生心理上的反感,从而拉开了与记者的心理距离。这些都在无形中影响着受访者的谈话兴趣。
    受访者容易出现以下几种情况:
    一、 主观上配合面试,但总是因为紧张或兴奋而无法说话。基层农牧民工人容易出现这种现象。
    二、 被动地接受采访。他虽然张了张嘴,但总是跑题,或者有意识地回避记者的某些敏感问题。
    第三,被访者带领记者奔跑,被访者信心满满地继续交谈。记者无法控制局面,采访花费了很多时间。费时费力。

5. 记者都采访什么 句子

你好,解析如下:
提问要找到关键点,让被访者放松,能清楚的听懂你要表达的问题。注意说话口气,带给他谦虚谨慎的感觉。轻松的交谈方式,向朋友一样访问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是学新闻专业的学生,斗胆回答您的问题。理论方面的内容很多,但是重要的是自己在实践中磨练自己的新闻敏感和专业素养,祝你好运!


示例;
记者采访网络红人王金永语录

  王金永最新采访:惊爆语录
  记者:王金永,您好。
  王金永:我好,非常好。
  记者:为什么觉得会这么好呢。
  王金永:这个问题,不需要问,你就应该知道,现在的我,是不是比一年前的我过得好。
  记者:那请问,您一年前过得是什么样的生活。
  王金永:一年前,全世界的人都不认识我,几年前,我没有玩转网络。几年前,我一个月的收入不到两千元。几年前,我没有进行网络宣传。现在我什么都有了,你说我现在过得好不好。
  记者:那你总结一下,这一年中,您这个机会是怎么争取的。尽然这么红。让我也学一学,若学会了,我也红一把。沾一下您的光吧。
  王金永:切,你要想红啊,简直是缘木求鱼、母猪上树、痴人说梦吧。不是我打击你,普通人中,没有人能够比得上我,我红得这么快,完全是我的雷人雷语雷貌,雷的惊人,真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没有人能超越我,在智力上他们是不可能比我强的。在智力上没有我强的人,就算我把方法告诉你们了,你们也是不行的。
  记者:那究竞是怎么红起来的,您能给我们讲一下吗,我好帮您写一篇真实的访谈录,发布到互联网上。让大家更清楚得了解您最真朴实的一面。这也可以更好得宣传您的事迹。
  王金永:好吧,今天破例讲一讲我的故事。现在特别提醒从哈佛大学、耶鲁大学的在白领女人们,你们要听好了。以下是王金永我的真实生活缩影。也是我这几个月以来发家的深切感悟。
  记者:您请。我一定做好笔录。
  王金永:06年3月,王金永我刚踏入广东这个号称遍地黄金的土地上,初来乍到,人生地不熟。我一直有一个目标,是想从事互联网行业工作,一直想在互联网工作。为了这个目标,我投了上万份简历。最终选择了自己在互联网经商。并且做了网商,我的梦想终于完成了百分之一。具有了国际化视野,与金钱打交道,终于与市场经济靠边了。大家都知道,文学是我的强项,我要想控制世界经济,金融行业是我职业生涯的首选目标。我用国际化视野把择偶目标选定了互联网,现在离成功已经不远了。我得炒作一下自己。
  记者:那么您在网上找到了什么?
  王金永:最简单有效省钱的就是网络炒作,曾经的芙蓉姐姐就是那样红起来的,我搜索了一下免费网络营销工具。当时这么大的网络,就只找了一款免费营销工具,那就是前段时间网易上报到的,号称天下免费营销工具。有了,当然是不够的,我与了一份夸张而又刺激各位大脑神经的征友条件,正因为它狠狠得刺激了各位的大脑,所以各位一直在骂我是Crazy。这些我都不在乎,我是天下智者,比少林寺住持的心静如水。你们这些人,一定会躲着,不敢面对人们的质问。几个世纪以来,我将会获得网界胜者的称号,只有我王金永有此殊荣。你们服了吧。
  记者:原来如此啊,你王金永用了我们的免费营销工具宣传的啊,王金永,你得感谢我们的公司才对。不然您哪儿有今天啊。
  王金永:金子若发光,到哪儿都是亮的,你们的智慧还没超越到这种程度。要我感谢你们,首先要让全球互联网都知道我才行。我今天晚上就上聊天工具,给全球互联网发邀请新闻。这个全球互联网一定要给面子。好了,不说了,王金永我今天很累了。
  记者:王金永,您早点儿休息吧。希望全球每个人都能知道认识您。祝你做个好梦吧。

记者都采访什么 句子

6. 你眼中的记者是什么样子?你有什么话想对记者说?

眼中的记者是一个比较神圣的行业,他可以将我们老百姓所关注的时政热点充分地展现出来,脚下有泥,眼中有光,肩上有责任,记者对于文字的严谨和负责的态度让她在教师岗位上受益匪浅 

7. 记者应该怎样进行采访?

如何进行现场采访      近日,我们活动不断,为小记者们提供了极好的锻炼胆量、与人沟通的机会。这些活动,我都是亲自参与,并现场为小记者采访提供指导。活动中,我发现,绝大多数小记者都“很快进入状态”,特别是参加采访活动越来越多的小记者们,善于提问,积极与陌生的采访对象沟通,准确记录,不过,我也发现了一些存在的问题。现在,我要重复一下,我们每次采访的要领。第一,胆子要大。作为一名小记者,要牢记,好的文章是“七分采,三分写”,所以你要很好地完成采访任务,一定胆子要大,要表现得落落大方、彬彬有礼。第二,要有礼貌。在采访别人之前,先说:“你好,我是晚报小记者,我可以采访你吗?”或者说:“你好,打扰一下,我是晚报的小记者,我可以问你一些问题吗?”等等,只要小记者说了这句话,就是一个采访的突破口,下面的对话就很顺其自然了。在采访的时候,还应该面对着采访人,脸上带着微笑,采访本托在手里写字,表示对别人的尊重。采访结束后,要对被采访人说:“谢谢!”或者说一些客气的话。小记者们大都是学校老师推荐的优秀学生,所以你们不仅要成绩好,也要懂礼貌,才是真正的好学生。第三,要带着“问题”采访。实践中,我们的小记者们都很会提问。比如采访消委秘书长,许多小记者都问得很好,比如有小记者问:“我妈妈喜欢买有品牌的东西,但是现在有品牌的物品也经常出现问题,我们该么办?”还有小记者问“ 我家买东西时曾送到一样水壶赠品,拿回家就发现有问题,可商家拒绝调换怎么办?”这些问题,体现了小记者提的问题都从实际出发,质量越来越好,我们的活动效果也就越来越好。所以在采访前,小记者们,一定要在脑子里想五个以上的“问题”,这样,你就很自信地、很轻松地与采访对象进行交流,否则在采访对象面前,小记者就会“冷场”,当然了,这样采访当然是不成功的,你的文笔再好,也写不好采访类的文章。第四,生动有趣。小记者在写稿时,除了清晰地再现采访的场景,最好融入自己独特的心理活动,这样写出的文章就会变得生动有趣,让读者百看不厌。希望,各位小记者,好好地利用手中的采访证,多主动出去采访,锻炼自己的胆量,就像很多成功的小记者说的,要“一年小记者,一年大变样”,相信,如果你做小记者成功了,那你以后干大事也会成功的。

记者应该怎样进行采访?

8. 记者节,你有哪些话想对记者工作者说?

2020疫情席卷全球,有这样一群可爱的人,他们不惧风险、深入一线阵地,记录中国抗疫的点点滴滴,传递温情与力量。他们就是新闻工作者。正是因为有了他们,在枪林弹雨中坚守阵地,在黑暗冤屈前守望正义,在岁月变迁里记录时代。记者节,我想对记者工作者说一声你们辛苦了! 


我是新传专业的,记者一直是我的一个追求,他们在自己的岗位,任劳任怨,报道真相,实事求是。贴近群众,深入生活。揭露阴暗,讴歌光明。不惧风浪,勇往直前。希望能关注真实,而不是制造真实。有温度地批判别人的时候,先能用同样尺度的标准来批评自己。在新闻舆论的资源能多偏向于三四线乃至乡镇的弱势群体,而不是过多聚集在男女话题或者流量娱乐明星身上。希望多多采访基层的劳动人民,替他们发声。每发出一分光,就能够较少希望能对中国的自主创新产业保持长久的温情,而不是一味地贬低或者过分捧高。
未来需要你们发光发热,可这需要一切建立在报道真实和艰苦耐心上,过分的情绪化只会损害了你们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过分地以国际主义和普世的观点去批判国内的新闻和群体,只能使你们看见别人眼中的刺,却忘记了自己眼中的横木。希望记者们能够坚持公正客观地报道事实,带给读者们更宽阔的视角去了解社会、认知社会。


记者节,社交媒体充满了行业群嗨,也有社会舆论的商业互吹。我们大多数人为从事新闻行业自豪,同时或许也只有行业中人,才知道阳光底下藏污纳垢了多少不堪,才知道个中艰辛个中猫腻个中款曲。通稿遍地的现状如何挖掘更真实和生动的细节?自采暗访有的是各方掣肘扯皮推诿还得兼顾兄弟单位情绪怎么不捅娄子?收入减少诱惑增多机械化流程哪里还有创造力?自媒体渴求传统专业新闻人但在流量至上的时代吸睛与新闻性矛盾怎么平衡?评论作品怎么才能把握尺度不至于被毙还不怕半夜鬼敲门?所以,新闻人到底是什么?记者应该记着什么?初心使命是什么?不必说漂亮话,不必往脸上贴金,不必拔高戴帽,是芸芸众生从事的职业之一,能吃饱,算知足;有节余,更开心;赚大钱,不可能。当然,得先对得起自己的良心。



写尽人间百态千万种,曝出世态炎凉夏秋冬,三寸口舌道不完苦尽甘来,一寸笔头画不出山河灿烂。愿每一位记者,在一往无前的道路上继续踏歌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