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政储蓄未来的发展战略是什么?

2024-05-20 04:55

1. 邮政储蓄未来的发展战略是什么?

随着经济、金融形式的发展,邮政储蓄暴露其在经营机制、管理体制,监管架构等方面的缺陷和问题。规范和合理引导邮政储蓄的健康稳定发展,应从宏观上加强对邮政储蓄的指导,从微观上端正经营指导思想,同时加大对邮政储蓄的监管力度。单纯靠政府扶植绝对不是长久之计!一个银行必须有它的生存之道。还有要注意的一些问题。这里我列举一些!     "降低不良贷款,提高信贷质量"已成为各类商业银行面临的一个首要难题,     而要想有效解决这一难题,单纯依靠上收审批权限,强化内部管理,是远远不够    的. 因为不良贷款的形成, 虽然与银行内部管理不善,风险控制不利有着直接    关系.但是,现实的客观环境和客户基础,也的确把银行推到了"放则怕套,收则    怕亏"的两难境地,这已不是单纯强化内部风险控制所能解决的问题.因为,银行    的信贷质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客户创造现金流的能力,也就是客户创造企业    价值的能力,如果客户的经营理念和经营方式未有改观,不良贷款滋生的土壤就    难以铲除.     因此,要切实解决这一难题,一方面, 银行自身要首先转变信贷理念,从注重    分析客户单笔贷款的抵押或担保能力, 向重视分析企业的现金流创造能力转变,    从整体上把握客户的信贷风险;另一方面,银行应进一步提升服务功能,提高为客    户提供全程和全方位服务的能力,帮助客户提升企业价值创造能力,及时地掌    握信贷资金运用情况,这样一来,不仅可以防患于未然,而且,也有利于形成银企    双赢的格局.

邮政储蓄未来的发展战略是什么?

2. 邮储银行如何促进大发展

1、加强与同业的合作,丰富自己的产品线,比如联合开发理财产品、代销基金、代销理财等。通过与同业的合作,能够迅速 提升自己的能力。
2、对客户加强精细化管理。将客户进行分类,对不同的客户,提供不同的服务和管理。比如邮储是零售类客户居多,这些都是宝贵资产。
3、转变经营理念,由原来的铁饭碗向商业化运营转变,这个尤为重要,因为不管是什么样儿的银行,体制、经营理念是第一位的,如果这个不改变,其他的都是白扯。包括引入考核、人才引进、竞争等机制。
4、体制逐步完善的过程中,引进合适的人才。这个是第二重要的,如果没有人,银行就是个空壳子,没有任何实际意义,所有的业务研发、操作、营销,也都是人做的。
5、加强自身自己的使用安排。由于邮储更多的是长期限的资金,必须找到更多的渠道去运用,才能实现最大的价值。单就目前来看,同业存款的利率有些过高,多家银行已经无法承担这么高的成本了。

3. 邮政储蓄银行的发展前途

个人比较看好邮储的发展。毕竟网点多这一优势极其明显,只要达到其他商业银行的服务水平,其吸储能力具有很大的再发展空间。而大家都知道,钱多了,只存不贷,那是赔钱买卖。所以邮储肯定会向国家要政策,国家也不可能不管。
据我判断,邮储现在还应该是很缺专业的银行人员,因为以前的专门的、狭义的储蓄,和现在的、挂名的银行,还是有本质的不同,人员素质结构必续要提升,由此带来的也是极大的发展空间。

邮政储蓄银行的发展前途

4.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的发展前景如何

、邮储银行面临的困境

(一)邮政储蓄缺乏真正的独立性,可能成为邮政集团公司的“提款机”
根据25年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通过的《邮政体制改革方案》,组建国家邮政局,作为国家邮政监管机构;组建中国邮政集团公司,经营各类邮政业务;成立邮政储蓄银行,实现金融业务规范化经营。过去邮政储蓄和普通邮政业务在账务、人员和办公设施上没有分开。自从1998年邮政与电信分开后,邮政业务长期处于亏损状态,23年国家取消了对邮政部门的补贴,而邮政储蓄由于可以从人民银行获得远高于储户存款利率的转存款利率,因此利息差额成为邮政部门重要的盈利来源,并用来补贴普通邮政业务。因此这次邮政体制改革触动了很多邮政员工的基本利益,邮政内部缺乏改革的积极性,按照银监会制定的改革进程,邮政储蓄银行应该在26年12月挂牌,可到27年3月,邮政储蓄银行仍未正式成立。新成立的邮政储蓄银行仍然由中国邮政集团公司全资所有,中国邮政集团公司总经理刘安东出任邮储银行董事长,国家邮政局邮政储汇局原局长陶礼明出任邮储银行行长。邮政储蓄银行仍然与邮政集团公司保持着紧密联系,缺乏真正的独立性。若邮政集团公司的普通邮政业务继续亏损,国家又不对其进行财政补贴,邮政储蓄银行不可避免地将成为邮政集团公司的“提款机”,这对刚刚组建、缺少盈利方式的邮储银行更为不利。

(二)邮储银行资本金较少,资本充足率不足
由于邮政储蓄银行没有上市,并且由邮政集团公司全资所有,缺少战略投资者,因此资本金较少,注册资本金为2亿元,为其母公司邮政集团公司的1/4,资本金数额仅相当于一家中等规模的股份制商业银行。随着邮储银行的发展,面临的风险可能逐步扩大,资产规模的扩大也要求注入更多的资本金。提高资本充足率不仅能增强银行抵御金融风险的能力,还能增加在金融市场上的信誉。资本金较少,资本充足率不足一直都是国有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面临的难题,为了满足资本充足率要求,国内银行通过上市,发行次级金融债券,获得外汇储备注资等方式来增加资本金,而邮储银行在成立开始就面临着资本金的“先天不足”,没有引进战略投资者,也没有通过进行股份制改造上市融资。

(三)公司治理结构不合理,内部控制和风险防范机制薄弱
邮政储蓄部门只是邮政局的一个内设职能部门,而不是独立法人机构,因此没有建立完善的内控机制和风险防范机制。虽然银监会对邮政储蓄具有监管权利,但实际上操作起来比较难,这就造成了“外部监管者”的缺位。邮政储蓄风险不断积聚,工作人员风险意识淡薄,内部稽核力度不够,规章制度没有落到实处,因此邮政部门挤占、挪用邮储资金现象比较严重,资金案件也时有发生。成立邮政储蓄银行虽然有助于加强操作风险等风险的防范和银监会的监管,但因为上述历史原因风险防范机制需要时间去完善,在银行成立后短时间内仍会显得薄弱。
从公司治理结构来看,按照银监会的要求,邮政储蓄银行的筹建须按照“三会分设、三权分开、有效制约、协调发展”的公司治理原则,建立规范的董事会、监事会和高级管理层制度。然而邮政储蓄银行由中国邮政集团公司全资所有,邮政集团公司也就是邮政储蓄银行的唯一股东,存在着股权结构单一化的问题。现代公司治理结构是建立在股权透明和股权多元化基础之上的,股权结构过于单一将会影响董事会、监事会发挥自己的作用和履行自身职能,公司内部也缺乏利益制衡。

(四)缺乏专业性金融人才,人员业务素质不高
根据《中国金融年鉴25》,24年邮政储蓄人员为224 843人,非正式职工占总人数的53.7%,大专以上文化程度占总人数的67%。邮政储蓄隶属于邮政部门,邮政储蓄与其他邮政部门工作人员混岗作业,尤其是基层从业人员与邮政频繁换岗等问题严重,缺乏金融从业经验及专业化管理。邮政储蓄由于长期“只存不贷”,因此造成邮政储蓄工作人员缺乏信贷经验,对地区信贷需求不了解,不懂信贷正规程序。另外绝大部分邮政储蓄资金很长一段时期交存人民银行,没有任何风险,因此邮政储蓄相应缺乏风险管理人才。

(五)面临激烈的竞争
外资银行在资产规模、管理体制、金融创新能力,人才引进等方面均要领先于邮政储蓄银行。外资银行相对于邮储银行的优势主要表现在:(1)外资银行除可以开展传统的商业银行业务外,也可以开展投资银行业务。由于我国《商业银行法》规定商业银行不能进行混业经营,所以邮储银行在业务范围上要窄于外资银行。(2)在华的外资银行资本雄厚,并且受到母国银行的支持,金融服务水平很高。而邮储银行服务水平较低,一直都被客户所诟病,电子化和信息化建设要落后于外资银行。(3)外资银行具有良好的激励制度和较高的工资待遇。过去邮政储蓄由于是邮政局内设部门,人事调动都采取上级任免方式,“官本位”现象严重,另外工资水平也要远低于外资银行,不能吸引住优秀人才。(4)外资银行通常按照经济区域设置分支机构,注重成本—收益原则,而邮储银行和国有商业银行一样都是按照行政区域设置分支机构。
“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与股份制商业银行等中资银行长期与邮政储蓄在储蓄业务上存在着竞争,与邮政储蓄银行相比,中资银行在公司治理结构、硬件设备、服务水平和资金实力等方面存在优势。邮政储蓄银行由于与邮政集团公司共用办公地点,场所普遍小于其他商业银行,安全设施存在着隐患。邮政储蓄过去只能开展对私业务,不能开展对公业务,因此在客户争夺上不如其他商业银行。
农信社是邮政储蓄银行在农村金融市场最大的对手。农信社虽然在资产质量、支付结算体系上不如邮储银行,但是农信社已经在农村开展业务5多年,具有丰富的信贷经验,目前正在加大改革力度,有些地方农信社已经重组为农村商业银行,并逐步实现省内和跨省的通存通兑。邮政储蓄在26年才开始开展小额质押贷款业务,明显要差于农信社。

二、邮政储蓄银行的出路探讨

(一)修改相关的经济法律法规,完善征信体系
由于有些经济法律法规立法较早,随着经济和社会的迅速发展,某些法律条款已经显得过时。另外一些法律法规规定的条件比较苛刻,法律之间相互存在着冲突,对经济发展产生了一定的阻力。因此为了适应经济形势的发展,立法部门应该对不合时宜的法律法规进行修改完善。例如应该修改《担保法》,放宽对抵押物的限制,解决农民贷款难的问题;修改《商业银行法》,允许商业银行混业经营。
征信体系作为金融生态环境中的重要环节,必须加快征信体系建设,其主要措施有:(1)培养公民以及企业的信用意识。人民银行、银监会可以联合教育部门开展诚信教育,树立“崇尚信用”的良好风气。(2)促进征信法律法规建设。国家应该制定一部《征信法》为征信体系建设提供法律依据和保障。(3)建立齐备的信用资料数据库。人民银行和金融监管部门应该协同合作,及时采集公民和企业的信用资料,并实现信用资料全国共享,对所有人开放查询。
转贴于 看准网 http://www.kanzhun.com   (二)国家应对普通邮政业务进行适当补贴
邮政业务由于资费偏低,一直低于成本,有些农村网点收不抵支。以前,邮政亏损主要靠电信盈利来弥补,1998年邮电分家后,国家向邮政提供财政补贴一直持续到23年,这以后主要靠邮政储蓄盈利来弥补邮政亏损,26年邮政资费有所上调仍不可彻底解决邮政业务亏损的问题。为了防止邮政集团公司挪用邮储银行资金,促进邮储银行的初期发展,国家应该对经营成本较大的邮政业务进行适当补贴。26年我国财政收入超过了3.9万亿元,比25年增加约8亿元,这就为恢复对邮政的财政补贴提供了可能性。同时,邮储银行应该引进战略投资者,实现股权多元化,形成股东相互制衡的局面,防止单一股东挪用邮储银行资金的现象。

(三)邮储银行应努力增加资本金
由于邮储银行的母公司——中国邮政集团公司自身资本金较少,盈利较少,所以邮政储蓄银行不能完全寄希望于母公司增加资本金注入,必须依靠其他途径增加资本金。为了达到资本充足率规定目标,邮储银行可以通过下列方式增加资本金:(1)邮储银行积极开展业务创造利润,通过自身积累将一部分利润转化为资本金。由于邮储银行缺少盈利模式,利润留成较少,这条途径将会遇到一定阻碍,影响资本金的增加。(2)引进战略投资者。目前存在着很多想进入中国金融市场的国外金融机构,它们具有资金雄厚,管理经验丰富的优点,邮储银行应该利用这一契机,吸收战略投资者。这不仅能为邮储银行增加资本金,实现股权多元化,还能利用国外金融机构先进的管理技术来促进邮储银行发展。(3)上市融资。邮储银行应该进行股份制改造,在国内外证券市场争取上市。目前中国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和中国银行都在多地进行了上市,股价较高。(4)争取外汇储备注资邮储银行。我国外汇储备已经超过一万亿美元,国家在27年内将成立外汇投资公司,先前成立的中央汇金公司已经向建设银行和中国银行注资45亿美元,邮政储蓄银行也应该向外汇储备管理部门申请注资。

(四)加强风险防范机制和内控机制的建设
邮政储蓄银行建立后,其面临的风险会增加,信用风险、操作风险和市场风险等风险将会影响到邮储银行的正常经营,所以为了保证邮储银行稳健运营,在其成立之初就应该建立完善的风险防范机制和内控机制。邮储银行对于风险防范机制建设可采取针对性的措施:(1)在银行内部建立良好的风险管理文化。培养银行全体职员的风险意识,把风险管理思想贯穿到银行运作经营中的每个环节中去,把业务拓展和风险管理时时结合在一起,风险管理部门和业务拓展部门应及时交流沟通。(2)投入资金改善银行的硬件设备。目前许多邮政储蓄网点存在着安全隐患,特别是农村网点设施条件较差。邮储银行应该逐步投入资金,建立起安全保障和监控系统。(3)建立垂直、独立的风险管理部门。总行、省行和分支行都应建立起风险管理部门,并且实现垂直领导,保证风险管理部门的独立性。(4)提高风险管理人员素质。过去邮政储蓄对风险管理重视不够,尤其是对新增的信用风险控制不力,所以要加强对风险管理人员的知识培训,从社会招聘专业的风险管理人员,补充风险管理队伍。
风险防范机制和内控机制联系紧密,内控是银行治理的关键,只有建立严密的内控机制才能真正地抵御金融风险的发生。邮储银行可通过以下途径入手建立内控机制:(1)建立新的规范可行的规章制度。邮储银行应该在过去建立的规章制度基础上,根据银监会制定的《商业银行内部控制评价试行办法》重新制定严格的规章制度。(2)建立有效的风险评估和监测制度。对影响邮储银行经营的各种风险进行跟踪分析,以便及时发现和化解风险。运用一定的风险管理技术,收集业务资料,建立合适的风险计量模型用来测算风险,提供风险预警。(3)对银行各部门进行授权,明确各部门的权利和责任,防止出现越权操作的行为,尤其是加强对银行高管的管理,杜绝银行高管的违法违规行为。(4)遵循真实性、规范化、谨慎性和监督性的原则建立严格的会计制度,进行会计监督,保证会计工作相互制约牵制,要经常对会计各个岗位、各项业务进行检查。

(五)加快人才培养,提高员工业务素质
邮政储蓄人员素质比较低,缺乏金融专业知识是一个普遍性的问题,因此培养专业素质高的人才,提高人员的学历水平迫在眉睫。为了解决此问题,首先应该聘请人民银行、银监会和其他商业银行工作人员对邮政储蓄人员进行业务和法律法规培训,使其掌握金融业务程序、风险防范方法和市场营销知识;其次应该利用其他金融机构撤并的机会,提供良好待遇,吸收其他银行的工作人员,弥补邮政储蓄银行工作人员的短缺;还可以公开招聘金融学专业大学毕业生,提高邮政储蓄银行员工的整体学历水平。

(六)发展社区金融,形成自身的特色
26年3月银监会主席刘明康称邮政储蓄将改造成为社区银行。“社区银行是由地方自主设立和运营的商业银行,它从其运营的社区吸收资金并运用于该社区,而且不隶属于某一家银行持股公司。社区银行的特征是以私营为主、特定区域经营、规模较小、以特定社区内的中小企业和个人客户为服务对象”(注:徐鑫. 关于我国社区银行定义的辨析[J]. 上海金融学院学报,26(1).)。 按照这个定义,我国目前还没有社区银行。邮政储蓄银行改造成为真正的社区银行首先面临法人结构的障碍,邮政储蓄银行是一家全国性质的银行,而改造成社区银行后,要把地区分行和支行一级变成独立的盈亏核算单位,邮政储蓄银行总行不再具有一级法人资格;其次,总行对地方分支行的控制力减弱后,地方分支行又缺乏风险控制能力,这样对我国金融业的发展来说是一个很大的隐患。因此,邮政储蓄银行不宜走社区银行之路。而社区金融是不同于社区银行的概念。“社区金融实际上是商业银行发展零售业务的一种模式,即以一定社区为中心,将银行零售业务向社区客户纵深拓展,进而辐射周边地区及人群。社区金融帮助银行细分市场,可以集中精力对某一细分市场中的客户进行了解分析,从而有针对性地开展金融业务。”(注:徐鑫. 关于我国社区银行定义的辨析[J]. 上海金融学院学报,26(1).)
邮政储蓄银行发展社区金融,自身的优势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拥有良好的企业形象。邮政储蓄依靠借记卡“绿卡”为居民存取款、消费、转账结算提供了快捷便利的服务,特别是农村地区很多农民出外务工,子女上学都优先选择“绿卡”,邮政储蓄已经在居民中取得了良好的形象。因此邮政储蓄银行应该利用邮政的良好形象与社区客户建立良好的关系,建立客户信用档案,提供灵活便利的金融产品,并不断开拓和培育新客户。二是拥有很多网点,农村网点比重较大,城市网点深入社区。因此应大力发展中间业务,为社区居民提供便利的金融服务,例如在居民小区设立ATM机。另外邮政储蓄银行应该重视社区中的中小企业和个体经营户的金融需求,为个体工商户、养殖户、下岗工人等提供短期融资服务。由于国有四大银行重点对象是国有企业,中小企业贷款较困难,因此邮政储蓄银行应该发挥它的区域优势,调查中小企业的信用状况,对信用较好的企业应该满足其贷款需求,同时还可以利用发达的汇兑、结算业务为中小企业服务,促进社区经济发展。
总之,邮政储蓄银行若要与工行、建行等商业银行和农信社竞争,必须以异求存,具有清楚的市场定位才能够立足。

5. 邮政储蓄银行的发展前途

前途是有的`
中国的农村金融市场发展还不深入,谁将第一个开发农村金融市场,为广大的8亿农民提供金融现代化的金融服务,谁就将挖得庞大的农村金融市场的第一桶金!而邮政储蓄银行,正是立足于农村,定位“三农”,瞄准农村金融市场的!所以发展潜力巨大!
关键是要看邮政储蓄银行如何做了!如相关产品的开发,相关的营销宣传等活动也都是刚刚起步的。只有邮政储蓄银行真正按照它的定位来发展,才能取得成功!

邮政储蓄银行的发展前途

6. 邮政业务如何更快更好的发展?

  (一)深化邮政主业改革
  继续推进邮政普遍服务业务与竞争性业务分业经营分账核算。建立科学透明的邮政普遍服务收支核算与补贴制度。完善邮政普遍服务运营保障。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推动邮政速递物流上市,实现资本化运作,集约化管理,规模化运营。推动邮政企业体制创新,实施结构优化、资源整合、机制转换、科技引领战略,做大做强,充分发挥国有邮政的骨干作用。
  邮政转型升级工程:
  ●调整企业运营模式、网络结构和产品结构,从粗放向集约经营转变。
  ●加强南京航空集散中心、重点区域分拨中心和配送中心建设。
  ●充分发挥邮政综合服务平台作用,发展农村邮政物流和储蓄、保险、票务、政务等代理代办业务。
  ●改造邮政电子商务信息平台,开发安全电子邮件、电子邮戳和邮政电子商务支付等系统,开发电子邮政业务应用。
  ●推进农村邮政物流配送工程。加强农村物流配送信息系统和配送仓储中心建设,加快形成流通成本低、运行效率高、服务“三农”的邮政物流配送网络。
  ●推动企业加强自动化信息化标准化建设,提升管理和运营效率。
  (二)完善行业法规体系
  贯彻落实《邮政法》,健全完善行业法律法规体系。推动出台《邮政企业专营业务范围的规定》和《邮政普遍服务基金征收、使用和监督管理办法》。制定《邮政行业统计管理办法》等配套规章,修订《邮政普遍服务监督管理办法》和《快递市场管理办法》。完善地方法规体系,研究制定一批地方邮政法规和规章,积极推进各省(区、市)邮政条例修订工作。
  (三)提高普遍服务水平
  健全邮政基础设施投资保障机制,加强邮政基础网络建设,增强邮政普遍服务能力。完善邮政普遍服务补贴机制,加快建立邮政普遍服务基金,形成责权统一的邮政普遍服务保障与监督机制。大力提高中西部和农村地区邮政普遍服务水平,缩小城乡和区域间普遍服务水平差距。推动发达地区普遍服务达到更高的标准和水平。适时修订《邮政普遍服务标准》。增强机要通信保密安全和服务能力,提高党报党刊发行服务质量。

7.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的发展前景如何求解答

随着经济、金融形式的发展,邮政储蓄暴露其在经营机制、管理体制,监管架构等方面的缺陷和问题。规范和合理引导邮政储蓄的健康稳定发展,应从宏观上加强对邮政储蓄的指导,从微观上端正经营指导思想,同时加大对邮政储蓄的监管力度。
单纯靠政府扶植绝对不是长久之计!一个银行必须有它的生存之道。还有要注意的一些问题。
这里我列举一些!
"降低不良贷款,提高信贷质量"已成为各类商业银行面临的一个首要难题,
而要想有效解决这一难题,单纯依靠上收审批权限,强化内部管理,是远远不够的. 因为不良贷款的形成, 虽然与银行内部管理不善,风险控制不利有着直接关系.但是,现实的客观环境和客户基础,也的确把银行推到了"放则怕套,收则怕亏"的两难境地,这已不是单纯强化内部风险控制所能解决的问题.因为,银行的信贷质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客户创造现金流的能力,也就是客户创造企业价值的能力,如果客户的经营理念和经营方式未有改观,不良贷款滋生的土壤就难以铲除. 因此,要切实解决这一难题,一方面, 银行自身要首先转变信贷理念,从注重分析客户单笔贷款的抵押或担保能力, 向重视分析企业的现金流创造能力转变,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的发展前景如何求解答

8. 邮政事业的发展

交通运输继续增长,运输结构相对稳定。2003年,交通运输业克服了“非典”带来的不利影响,继续保持增长。全年旅客运输量达31237.4万人,比上年增长6.2%;货物运输量达30936.1万吨,比上年增长0.5%。运输结构保持相对稳定,公路、铁路、民航三种运输方式客运量比重分别为82.3%、13.7 %和4%;货运量比重分别为92.4%、7.4%和0.2%。 

2003年 2002年 比上年增长% 



客运总量(万人) 31237.4 29422.1 6.2 

公路 25702 23112.3 11.2 

铁路(发送量) 4289.9 5032.3 -14.8 

民航 1245.5 1277.5 -2.5 

货运总量(万吨) 30936.1 30768.2 0.5 

公路 28606 28375 0.8 

铁路(发送量) 2283.4 2347.7 -2.7 

民航 46.7 45.8 2.0 


邮政业持续稳定发展,内部结构进一步优化。邮政业运营质量进一步提高。2003年完成邮政业务总量31.3亿元,增长5 %。传统邮政业务有涨有落。全年收寄函件8.4亿份,下降1.2%;订销报纸11.7亿份,下降7.1 %;订销杂志5284万份,增长0.4 %。邮政新业务迅速发展。全年收寄特快专递1189万件,增长11.4 %;邮政储蓄期末余额大幅度增加,截至2003年末达到280.8亿元,增长12.8%。 


2003年 2002年 比上年增长% 



收寄函件(亿份) 8.4 8.5 -1.2 

订销报纸(亿份) 11.7 12.6 -7.1 

订销杂志(万份) 5284 5262 0.4 

特快专递(万件) 1189 1067 11.4 


通信业快速增长,移动通信发展令人瞩目。2003年通信业在技术和业务上有了新的发展,市场竞争格局进一步形成。全年完成电信业务总量251.7亿元,增长20.8 %。全年新增电话用户270.9万户,用户总数达1776万户,其中固定电话680.4 万户;移动电话1095.6万户。新业务快速发展。IP电话通话时长达到75.3 亿分钟,增长1.2倍;移动短信业务量达到89.2亿条,增长1.5倍;2003年,北京通信公司推出的无线市话(“小灵通”)业务,目前用户已达到47.8万户。 


2003年 2002年 比上年增长% 



固定电话用户(万户) 680.4 585.6 16.2 

主线普及率(线/百人) 47.3 41.7 13.4 

移动电话用户(万户) 1095.6 919.5 19.2 

移动电话普及率(户/百人) 76.1 65.5 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