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有哪些

2024-05-18 02:27

1. 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有哪些

   
       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有溴氰菊酯(敌杀死)、氯氰菊酯(兴棉宝)、氰戊菊酯(速灭杀丁)等药物。使用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的注意事项: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对水生生物的毒性较高,使用时不能污染水源;该类药物如果连续使用很容易让害虫产生抗药性,因此使用时要注意和其它类型的杀虫剂进行轮换使用或混合使用。

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有哪些

2. 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的介绍

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本类中(兴棉宝)、氰戊菊酯(速灭杀丁)等。其氰基影响机体细胞色素c及电子传递系统,使脊髓神经膜去极期延长,出现重复动作电位,兴奋脊髓中间神经元和周围神经。它对人畜毒性较小。重症中毒者也可使人惊厥、呼吸困难、心悸、血压下降甚至昏迷,可对症治疗。

3. 拟除虫菊酯是什么

分类:  娱乐休闲 >> 花鸟鱼虫 
   解析: 
  
 拟除虫菊酯杀虫剂有什么特点? 
 
 --------------------------------------------------------------------------------
 
 2004年6月21日 点击:166次 来源:百科知识网
 
  拟除虫菊脂酯杀虫剂最初是对天然植物中除虫菊素的杀虫作用及化学结构进行研究,然后开始人工模拟合成的一类杀虫剂,是近50年来迅速发展的一类高效、安全、新型杀虫剂,其化学杀虫特性主要有如下几下面。
 
  
 
  (1)高效、广谱。拟除虫菊酯杀虫剂对昆虫的毒力比其他常用杀虫剂高1-2个数量级,且速效性好,具有驱避、击倒力快的特点。此类杀虫剂对农林、园艺、仓库、畜牧、卫生等方面的大多数害虫均有良好防治效果,但对螨类效果差。
 
  (2)毒性低。此类杀虫剂对人,畜毒性一般比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杀虫剂毒性低,同时同于其用量少,使用比较安全。但个别品种毒性也较高,特别是一些品种对呼吸道及眼睛有 *** 作用,使用时仍须注意安全。拟除虫菊酯杀虫剂对鸟类也较完全,对蜜蜂有忌避作用,尤其对家蚕及天敌昆虫毒性较大,多数品种对鱼、虾、蟹、贝等水生生物毒性高,故不能在家蚕养殖及其周围地区、水稻田、河流池塘及其周围地区使用此类杀虫剂。
 
  (3)大多数品种只有触杀和胃毒作用,无内吸和熏蒸作用,故使用时要求喷药要均匀周到。
 
  (4)害虫易产生抗药性。多年实际应用表明此类杀虫剂比较容易生产抗性,如连续不断地在职同一地区使用,其抗性会发展很快,不同品种间也较易产生交互抗性,即害虫对某一种拟除虫菊酯杀虫剂产生抗性,也可对其他同类产品表现抗药性。
 
  (5)残留较低,对食品及环境污染较小。由于拟除虫菊酯杀虫剂是模拟天然物质合成的,在自然界是易分解,同时因其用量少,且无内吸及渗透作用,在农产品中残留较低,故对食品及环境污染轻。
 
  (6)多数品种在碱性条件下易分解,使用时注意不能与碱性物质混用。

拟除虫菊酯是什么

4. 拟除虫菊酯杀虫剂的简介

大约在1840年在南斯拉夫的达尔马提亚地区发现白花除虫菊的杀虫毒力更高,此后作为杀虫药用植物被引种到世界各地大规模栽培,1935年我国开始少量种植。一般除虫菊花中含杀虫物质仅1%左右,肯尼亚曾培育出一个品种,含量最高也仅达3%。但其优良杀虫性能,引起世界化学家的高度重视。20世纪初已开始研究其有效成分的化学结构,历经半个多世纪,直到1964年才最后确定共有6种有效成分。在天然除虫菊素化学结构基本研究清楚的基础上,就开始人工模拟合成研究,1947年由美国人成功地合成了第一个人工合成的拟除虫菊酯--丙烯菊酯,并于1949年商品化。从此开发出一类高效、安全、新型的杀虫剂--拟除虫菊酯杀虫剂。1840年左右在波斯栽培,19世纪中期传至欧洲,后半期传至日本(1885)及美国,20世纪初传至非洲,1950年传至南美,20世纪初主产南斯拉夫,二战前,主产日本。除虫菊素为黄色粘稠状液体,在碱,强光,高温下不稳定(需加增效剂),不溶于水,安全无药害。

5. 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的特点是???

常用的拟除虫菊酯类农药品种有:溴氰菊酯、氯氰菊酯、氯菊酯、胺菊酯、甲醚菊酯等,多属中低毒性农药,对人畜较为安全,但也不能忽视安全操作规程,不然也会引起中毒。这类农药是一种神经毒剂,作用于神经膜,可改变神经膜通的透性,干扰神经传导而产生中毒。但是这类农药在哺乳类肝脏酶的作用下能水解和氧化,且大部分代谢物可迅速排出体外。 
(1)中毒症状 
①经口中毒症状。经口引起中毒的轻度症状为头痛、头昏、恶心呕吐、上腹部灼痛感、乏力、食欲不振、胸闷、流涎等。中度中毒症状除上述症状外还出现意识朦胧,口、鼻、气管分泌物增多,双手颤抖,肌肉跳动,心律不齐,呼吸感到有些困难。重度症状为呼吸困难,紫绀,肺内水泡音,四肢阵发性抽搐或惊厥,意识丧失,严重者深度昏迷或休克,危重时会出现反复强直性抽搐引起喉部痉挛而窒息死亡。 
②经皮中毒症状。皮肤发红、发辣、发痒、发麻,严重的出现红疹、水疱、糜烂。眼睛受农药侵入后表现结膜充血,疼痛、怕光、流泪、眼睑红肿。 
(2)急救对经口中毒者应立即催吐,洗胃。对经皮肤中毒者应立即用肥皂水、清水冲洗皮肤,皮炎可用炉甘石洗剂或2%~3%硼酸水湿敷;眼睛沾染农药用大量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口服扑尔敏、苯海拉明等。  希望能够帮到你

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的特点是???

6. 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的用法用量

以溴氰菊酯为例,①气雾剂:溴氰菊酯0.01%,益必添0.25%,增效醚1.0/。②微型乳剂:微粒溴氰菊酯0.02%,益必添0.01%~0.04%,增效醚0.05%~0.2%。③可湿性粉剂(凯素灵):含药2.5%,用于滞留处理,每m2用有效成分5mg(蚊、蟑螂)10mg(蝇)。④粉笔(杀蟑螂),含量为0.03%~0.05%。

7. 菊酯的拟除虫菊酯

 化学合成的菊酯,由于它们的化学结构和天然除虫菊素类似,被称为拟除虫菊酯(pyrethroids)。这类菊酯不但和天然的一样具有高效、广谱、对环境无害等特点,而且化学性质稳定、残效较长。20世纪初,在天然除虫菊素化学结构基本研究清楚的基础上,已开始研究其有效成分的化学结构。1924年 瑞士化学家Staudinger和Ruzicka发现除虫菊素Ⅰ、Ⅱ组分的结构(多年研究,十多篇文章),为其化学发展奠定了基础(虽分子结构推测尚存差错)。英国Harper和Crombia研究了菊酸的立体构型,后来英国Harper和日本Katsuda分别发现了酸和醇的绝对构型,这对发展拟除虫菊酯起了很大的作用。历经半个多世纪,直到1964年才最后确定共有6种有效成分。以PyrethrinⅠ为原型,美国Laforge等(1947)用丙烯基(-CH2CH=CH2)代替其环戊烯醇侧链的戊二烯基。1949年美国碳素化学公司投产,从而商品化。从此开发出一类高效、安全、新型的杀虫剂——拟除虫菊酯杀虫剂。 特点(1)结构上具八个异构体,以1R,3R(+)反式,S(+)异构体对家蝇毒力最高(LD50=0.24g/蝇),是毒力最低的1S,3R(-)反式,R(-)异构体(45.2g/蝇)的500倍。(2)强触杀、击倒快,药效比除虫菊素差(尤其对蟑螂)。(3)蒸气压20℃,9.33×10Pa,可加工成蚊香,电热蚊香片。(4)残效短,光敏感(稳定性比Pyrethrin稍好)。(5)低毒:大鼠口服LD50:685(♀)-1100(♂)mg/Kg 。种类(1)丙烯菊酯(Allethrin)丙烯菊酯为触杀性杀虫剂,主要用于蚊香和气雾剂防治蚊蝇等。可与氯菊酯、胺菊酯、苯醚菊酯、溴氰菊酯及氟氯氰菊酯等复配为气雾剂。丙烯菊酯杀虫效力强,击倒速度快,蒸气压大小适中,具有熏蒸和触杀作用,由于对蚊虫有相当好的驱避作用,因而特别适用于蚊香和电热蚊香。右旋丙烯菊酯,尤其是Es-生物丙烯菊酯击倒作用显著,故也可作气雾剂、喷雾剂使用。但丙烯菊酯对害虫致死力差,故应与致死力强的杀虫剂复配使用。(2)其它主要品种到1972年,共合成约19个品种(包括异构体约33个品种)。a.苄呋菊酯(Resmethrin)和生物苄呋菊酯(右旋反式异构体)(Bioresmethrin)b.Resmethrinc.Bioresmethrin 特点UK Elliott,Michael(1976,1980两次获英女皇奖)。在环丙烷羧酸的>C=C1000ppm。(12)氟硅菊酯(silafluofen)硅白灵对鱼毒性降低上万倍,可用于水田。(13)七氟菊酯(tefluthrin)第一个可用于土壤杀虫剂的拟除虫菊酯。

菊酯的拟除虫菊酯

8. 拟除虫菊酯杀虫剂的特点

如下。 。国内外的实践表明农用拟除虫菊酯是一类容易诱发害虫产生抗药性的杀虫剂,其抗药性表现有两个显著的特点。一是抗药性发展快、水平高。例如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黄河中下游使用菊酯仅3~4年,棉蚜对氰戊菊酯、溴氰菊酯就产生了上千倍的抗性。因此,为了合理使用菊酯类农药,延长其使用寿命,建议使用时注意3点:一是规定使用范围,限定对作物危害严重的害虫才使用菊酯杀虫剂,其他害虫尽可能选用其他类型杀虫剂;二是在关键世代用药,对必须用菊酯杀虫剂防治的害虫也只能在害虫发生危害的关键世代使用,其他世代选用别的杀虫剂防治;三是限制使用次数,一般在一个生长季节使用1~2次,并与其他类型杀虫剂轮用或混用。不可把菊酯农药当作万能药,无处不用或连年频繁使用。二是品种间抗药性有差异。不论是发展速度还是水平都有较大的差异,在使用溴氰菊酯、顺式氯氰菊酯高效氯氰菊酯等品种时,更应注意防止害虫产生抗药性。